万仞峰头曾进步。宋代。王之望。自怜麋鹿性疏顽,心在云林迹世间。每厌尘埃驱俗驾,不辞险阻访名山。池鱼得意时归壑,厩马长鸣暂出闲。万仞峰头曾进步,禅机一拨透三关。
《和制帅》是宋代王之望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我反思和人生追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累的厌倦,追求山水清幽和禅机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自怜麋鹿性疏顽,
心在云林迹世间。
每厌尘埃驱俗驾,
不辞险阻访名山。
池鱼得意时归壑,
厩马长鸣暂出闲。
万仞峰头曾进步,
禅机一拨透三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自怜自己像一只麋鹿,性格孤僻执拗。他的心在云林之中,云林是指山林间的云雾缭绕之地,也代表着清幽的山水景色。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与喧嚣的世间相对照,表达了他对喧嚣尘世的疏离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之累的厌倦。他厌倦了被尘埃驱赶的日子,不愿再受俗世之事的驱使。他不顾险阻,去拜访名山,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满足。
诗中的池鱼和厩马是象征着平凡世俗生活的形象。池鱼在得意时会回归到幽静的山壑,厩马长鸣也只是暂时离开了繁忙的生活。这些形象都与诗人追求清净心境的愿望相呼应,强调他对平静和宁静的向往。
在诗的结尾,诗人描绘了自己曾经攀登过万仞高峰的经历,并通过禅机的领悟透彻了生活的三个关卡。这里的万仞峰头是高山之巅,象征着人生的困难和挑战。而禅机则代表着诗人通过禅修和领悟,超越了生活的束缚和烦恼,获得了心灵的解脱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寓意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疏离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展示了王之望深邃的思想和追求高尚精神的意愿。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