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强赋湖阴曲。宋代。王之望。网得金鳞不忍烹,一瓯春菜眼偏明。逢君强赋湖阴曲,顾我方趋日照城。散坐酴醿留客醉,过庭鹎鵊为谁鸣。还朝密迩非轻别,知有蒲轮访姓名。
《次韵王圜中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望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分析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网得金鳞不忍烹,
一瓯春菜眼偏明。
逢君强赋湖阴曲,
顾我方趋日照城。
散坐酴醿留客醉,
过庭鹎鵊为谁鸣。
还朝密迩非轻别,
知有蒲轮访姓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情感,展示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诗的主题似乎是以诗人的内心体验为中心,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友情的思念。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网得金鳞不忍烹",意味着诗人捕捉到了一尾金鳞,但他并不忍心将其烹煮,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敬畏和保护之心。
接着,诗中提到:"一瓯春菜眼偏明",描述了一瓯春天的青菜,它的颜色特别鲜明,这里可能是在借物抒怀,诗人通过描写春菜的明亮之处,暗示了自己的独特眼光和敏锐洞察力。
然后,诗人提到了与"君"相遇,"逢君强赋湖阴曲",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期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创作热情。
接下来,诗人写道:"顾我方趋日照城",表现了诗人追求进步的决心,他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毅然前往日照城,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人生追求的坚定和不懈努力的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幅酒宴的场景:"散坐酴醿留客醉,过庭鹎鵊为谁鸣"。这里通过描写酒宴上的欢乐和宴会的热闹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和欢乐时光的向往。
最后两句:"还朝密迩非轻别,知有蒲轮访姓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虽然分别近在眼前,但彼此的心与心相连,通过蒲轮传递消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写景、抒怀和描绘人物情感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对友情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借物抒怀的手法,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情感共鸣。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