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绵绵不绝流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i shuǐ mián mián bù jué li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淮水绵绵不绝流,渡江龙化复东游。
宗盟尚诧当年盛,交分还欣此日投。
名并邛郲公等继,政称京兆我难酬。
得时俱为公家计,三窟宁当各一州。
()
难酬公家:1.指诸侯王国。2.指朝廷、国家。3.指公卿之家。4.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或代表公共利益的组织等。

《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是宋代王之望创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描绘淮水的绵延流淌和作者与王宪相逢的场景为主题,通过对宗盟、交分等历史事件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欣喜之情,同时也映射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淮水绵绵不绝流,
渡江龙化复东游。
宗盟尚诧当年盛,
交分还欣此日投。

名并邛郲公等继,
政称京兆我难酬。
得时俱为公家计,
三窟宁当各一州。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淮水的永恒流动,流淌不息,形容了水势的壮丽和气势。诗人渡过江水,好像化身为一条游龙,自由地穿越江河,展开东方之行。这个场景既有诗人与王宪相逢的具体描述,也象征着两人在人生道路上的相遇和友谊。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宗盟和交分等历史事件,宗盟指的是北宋初年的一次政治盟约,交分指的是宋代时期官员的分官制度。这些历史事件曾经在当时引起轰动和惊讶,而今天的作者却能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与王宪相聚,对此感到欣喜和庆幸。

诗中还出现了邛郲公等名字,这些都是与作者有交情的官员的名字。然而,尽管这些名字闻名京兆(指长安),但作者却难以回报他们的恩情。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政治上遇到了困境,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有限,无法回报朋友们对他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机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望。作者认为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为公家计谋划,那么即使身处三个窟窿(指官职),也能各自担当一方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首诗词通过对淮水和自身经历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示了作者对友谊和政治事务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景物描写的细腻和气势,又融入了历史和个人感情的表达,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