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笺留晓炬。宋代。李弥逊。白发陈雷旧,交情贵不渝。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子孤。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已故的亲友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亲情友谊的珍视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发陈雷旧,交情贵不渝。
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
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子孤。
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老去的白发和古老的雷陈作为开篇,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然而,作者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传达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珍贵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人提到了"诗笺留晓炬",指的是作者写下的诗篇就像照明灯一样,照亮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书雁聚春芦"表达了作者与亲友之间书信往来的情景,显示了他们之间牢固的友谊。
接下来的两句"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子孤"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状况的关切,同时也表明作者与逝去的亲友之间曾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最后两句"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逝去亲友的思念之情。"江皋"指的是江边,而"夷吾"则是亲友的名字,诗人用"一襟泪"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悲伤,表现出对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友情和珍贵情感的珍视。通过描绘亲友间的交往和共同追求的理想,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共同奋斗的珍贵性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给人以温暖而深刻的感受。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