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作高人无尽供

出自宋代王灼的《初到西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ě zuò gāo rén wú jìn g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
()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解作:谓天地解冻,雷雨兴起,草木复苏。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高人山色:山的景色。
湖光:日光映照在湖面上所产生的光影。

《初到西湖》是宋代王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到达西湖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来三百六十寺,
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
只馀山色与湖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到达西湖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中提到古时的三百六十座寺庙,现在已经荒废,基址残破,草木凋零。然而,尽管寺庙已经不再存在,作者认为真正的高人并不是依靠庙宇而存在,而是存在于山色和湖光之间。

赏析:
《初到西湖》以简洁明快、意象丰富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景色。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古时庙宇的衰落与山色湖光的持久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崇敬和对人文荣华的淡泊。诗人通过描绘庙宇的废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物质财富虚无的感悟。作者认为真正的高人不是依靠外在的富有和地位,而是在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景色的独特感受,展示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通过描绘庙宇的衰败和山色湖光的恒久存在,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永恒性和人事之变的无常性。诗中蕴含着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功名利禄的心灵境界。整首诗意境宁静淡泊,给人以心灵抚慰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王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