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孰与参禅趣

出自宋代郑刚中的《八月间对月独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zhōng shú yǔ cān chán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月到空庭色界虚,酒壶安顿向冰壶。
须臾万瓦清露湿,仿佛一轮丹桂孤。
独酌人成狂态度,闲身惟有醉工夫。
醉中孰与参禅趣,此妙须知禅所无。
()
空庭色界酒壶:盛酒的壶。后亦称酒注子为酒壶。
安顿:(动)安排妥当,使人和事物有着落:~下来|~妥当。[近]安置。②(形)安稳:让孩子睡得~些。
冰壶:1.装冰的玉壶。2.比喻人心光明纯洁。3.比喻月亮。
须臾:(书)(名)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
清露仿佛:(副)好像;似乎:我~认识他。[近]似乎|好像。②(动)类似;差不多:两人的模样相~。
丹桂:一种常绿灌木,雌雄异株,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树冠圆球形,枝条峭立,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又叫金桂。
独酌:独自喝酒。
态度:(名)①说话和动作的神情:严肃的~。②对人对事采取的立场和看法:表明~。
闲身工夫:指闲暇时间。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八月间对月独酌》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对月独自饮酒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孤独自娱的心态,同时探讨了醉酒与禅修的关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亮到了空旷的庭院,色彩显得虚幻;
酒壶稳稳地放在冰壶上。
片刻之间,万片瓦上清露湿润,
宛如一轮孤独的丹桂。

独自饮酒的人变得疯狂,
闲暇时光只有醉来消磨。
在醉乡中,有谁能与禅修的趣味相媲美,
这种奇妙之处只有懂得禅修的人才能体会。

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酒壶和醉酒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孤独自娱、超脱尘俗的意境。空旷的庭院中,月光显得虚幻飘渺,象征着人生的幻化和虚无。酒壶安放在冰壶上,表明诗人饮酒的冷静和稳定,与外界的喧嚣不相干。清晨的露水滋润了万片瓦,孤独的丹桂象征着独处的心灵。诗人独自饮酒,放纵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一种疯狂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他认为,在醉酒的状态中,才能找到真正超越尘世的禅修之趣,这种趣味是非常珍贵而难以言喻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禅意思考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禅修境界的渴望,给人以静谧、超然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郑刚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