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沦声不流

出自宋代张继先的《听元规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ún lún shēng bù li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
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
水激崖边石,风高岛上秋。
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
()
万物,浑沦,意中,水激崖,边石,相看,天地,优游

《听元规琴》是宋代诗人张继先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琴声的美妙与悠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
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
水激崖边石,风高岛上秋。
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听琴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琴声的欣赏和感受。诗的开篇写道:“万物纷然在,浑沦声不流”,形容世间万物纷繁复杂,而琴声却是如此纯净、流畅,没有任何杂念。接着,诗人与过去的时光进行了对比:“昔人弦上取,今我意中求”。诗人向往过去的人们能够在琴弦上找到美妙的音乐,而现在,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心感悟去追寻琴声的美妙。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水激击崖边的石头、风在高处的岛屿上吹拂的秋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最后一句“相看得真乐,天地共优游”,表达了诗人与琴声的相互融合,欣赏音乐的愉悦和自由自在的心境。诗人感叹在欣赏琴声的同时,他与天地万物共同享受着优美的旋律和自由的心灵飞翔。

这首诗词以琴声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自由心灵的追求。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美妙的琴声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词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读者能够通过音乐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张继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