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雄声学海潮

出自宋代李新的《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ǐ xióng shēng xué hǎi chá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矮陌穹庐青匝地,垂杨步幛绿藏桥。
无端惊耳西江涨,十里雄声学海潮
()
匝地:遍地,满地。
声学:声学shēngxué研究声音的产生、控制、传输、接收和效应以及听觉现象的科学
海潮:(名)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钱塘江口的~最壮观。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行走在南郑道上的景象,以及他在路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和环境的变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矮陌穹庐青匝地,
垂杨步幛绿藏桥。
无端惊耳西江涨,
十里雄声学海潮。

译文:
低矮的田陌,连绵的山丘,青草覆盖的大地,
悬垂的杨柳,蔽日的绿丝帷幕,隐藏着一座桥。
突然响起耳畔的声音,西江水涨无端,
十里之外传来雄壮的声浪,如同学海潮声。

诗意:
这首诗以南郑道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道路上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环境的感受。诗中描述了田野的低矮景观、山丘的连绵起伏,以及青草覆盖的大地。杨柳垂悬,像一个绿色的丝帷幕,掩映着一座桥梁。突然间,作者听到了西江水涨的声音,这种声音有如海潮般雄壮,传遍了十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变化的场景中。诗中的矮陌、穹庐、青匝地、垂杨、绿藏桥等形象,以及西江涨水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与变幻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环境的敏锐观察。诗中的西江涨水和十里雄声,则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奇妙变化的赞叹和震撼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展示了李新的写作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他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变化的场景中,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首诗词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