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已苦长安道。宋代。李新。北风过河霜雾深,冻入毛骨殊侵寻。行人已苦长安道,俗眼徒惭季子金。风月秦楼愁处别,莺花蜀国病中吟。莫嗤今日西归计,直为重安亲老心。
《再书》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北风吹过河流,霜雾深沉的景象,寒冷已经透入了骨髓。行人劳累地走在长安的道路上,众人以俗眼看待季子金,徒感惭愧。秋风萧瑟的秦楼中,有人在离别时感到忧愁,蜀国的莺花在病榻上低声吟唱。不要嘲笑今日西归的决定,因为它是为了重归安定的亲人和挚爱的心灵。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行人和命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无奈和苦闷之情。北风、霜雾等冷寒的景象与行人在寒冷长途中的疲惫相映成趣,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无情。同时,诗中提到的季子金和蜀国的莺花都是别离和痛苦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哀伤。
诗中的"莺花蜀国病中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的同情和思念之情。莺花代表了美好的事物,而蜀国则象征了困境和病痛。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病榻上人们的同情和关怀,也暗示了自身的无奈和心境。
最后两句"莫嗤今日西归计,直为重安亲老心"表达了作者对西归的决定的坚持和解释。诗人呼吁不要嘲笑他的归乡之计,因为这是为了回到安定的亲人身边,重拾年迈亲人的心灵安宁。这句话中蕴含着对家庭、亲情和传统价值观的关怀和珍视,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和亲情的思念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世间的困境和无奈的思考和拷问。同时,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亲情、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关怀和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引起人们对生活和人情的思索和共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