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残春)

青玉案(残春)朗读

《青玉案(残春)》是宋代赵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黄又见纤纤雨。
春天里的梅花已经凋零,又看到了细细的春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在客居的地方,思念之情汇聚成了两道眉梢。

何处烟村啼杜宇。
烟雨笼罩下的乡村,传来了啼鸟的声音。

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劝告人们回家,早早想念家乡,听到了满耳的辛酸苦楚。

利名萦绊何时住。
名利的纠缠何时才能停止。

恼乱愁肠成万缕。
烦恼和忧愁缠绕成千万股细丝。

满眼兴亡知几许。
眼中充满了兴衰的景象,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变迁。

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不如在老松和石头旁边找一个地方,建造一个简朴的家门。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乡客居的人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痛苦。梅花凋零、春雨细细,象征着残春的凄凉和离别之情。诗中提到的啼鸟和烟雨笼罩的乡村,更加强烈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劝人归去和早思家转,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家乡、追忆家乡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名利纷扰,使得归乡之路变得困难,满腔的烦恼和忧愁纠缠着诗人的内心。最后,诗人提到了寻找一个简朴的家门,表达了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和思乡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痛苦的对比,使诗词更具感染力。诗中的意象清新,语言凄美,让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离乡背井的苦楚。整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朗读
()

猜你喜欢

墙根雨大土花碧,秋笋寒添一两茎。爱买僻书人笑古,痛憎俗事自知清。

黄花催织钿钿出,白发欺人故故生。饘粥年来我稍具,厌随鞍马逐浮名。

()
问此庵,有谁直下肯承当。
不假良材并巧匠,重重帝网妙严庄。
()
昔有罴当道,今无雀可罗。
憗遗公已矣,殄瘁国如何。
末句拈花笑,前知曳杖歌。
晚交惟赵子,曾作诔文麽。
()
万竹丛深日未晡,寒江烟雨翠模糊。
东风无限潇湘意,却倚篷窗听鹧鸪。
()

阻奉晨昏宁孝子,窜投荒远岂忠臣。今朝恩放归田去,留得遗踪警后人。

()

浮梁既冲崄,通波信可陵。乘空写渭石,跨岸拟河冰。

斜阑隐浊雾,布影入清渑。方知歌绿水,无待榜苍鹰。

()

俗士苦纷竞,此心本无尘。功名乃外物,了不关吾身。

吾身复何有,形神假相亲。天地开一室,日月挟两邻。

()

闭门长阅旧农书,乐与山间草木俱。自诧犁锄培植惯,况当雨露发生馀。

石因分种云根动,窗待成阴昼影虚。漫说秋林红叶好,且看新绿坐停车。

()

相逢证九还,一窍指玄关。道契鸿濛外,神游鹤驭间。

丹砂延绿发,白日驻红颜。试问龙沙迥,予名列几班。

()

赣江淹泊嗟旅滞,子夜萧萧复无睡。乡程千里断书来,律管仲冬迎日至。

空山屈曲环高塔,与子游嬉同眺视。日沈北陆云冥冥,晚景丹枫照川涘。

()

破浪东浮一叶来,无媒干策独徘徊。连城到处难酬价,天柱何期竟见摧。

奇句定教山鬼泣,雄姿辄使世人猜。乾坤正启明良日,泪洒秋风不尽哀。

()

江北江南天未春,阳和先已到孤根。
斜枝冷落溪头路,瘦影扶疏竹外村。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

()

夜雪密于昼,春寒忽过秋。忙搊东郭履,不见子猷舟。

枝压鸟争啄,花浓蝶怕游。望中浑一色,何处认琼楼。

()

白鸥飞处夕阳明,山色隔江眉黛横。试看三高祠下水,悠悠中有别离情。

()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

()
仟人五色鼎中丹,丹养松根叶不添。
云散细风梳碧缕,龙离远峤奋苍髯。
雨衣铁涩封霜甲,露点珠明滴翠纤,采酿春醪能愈疾,欲求方法检书签。
()

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倾。
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称嘤鸣。
煌煌大都足轩冕,绰有风采为名卿。

()
金鞍玉勒控龙媒,淬水芙容对日开。
兵气尽成烟雾起,夜深新破右贤来。
()
慧远无此冠,修静无此巾。
此巾要亦有,无此洒酒人。
()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

云际寻行路,时逢一两家。
山川闲世界,耕钓小生涯。
病竹长新笋,寒芒摇落花。

()

暖烟红炬雨飘香,珠箔沈沈下建章。
有焰只凭心一寸,无愁虚滴泪千行。
流苏帐里回残梦,白玉台边映宿妆。
若到蓬山留夜直,金莲应照佩锵锵。
()

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

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

父子相守空山坐,无相如如寄有间。世人见静元无静,看似闲时亦不闲。

()

俗语传易讹,方言洵可嗤。清晨来妇子,自谓娘与儿。

询渠来何故,云欲请「布司」。此地非省会,其言实可疑。

()
倦客登临力已疲,高僧故索小窗诗。
江山最好君知否,春去秋来烟雨时。
()

明日送春江水边,送君同上木兰船。相思只拟频相见,莫学春风动隔年。

()
春衫露染玉肌寒,来自于阗植小园。
欲寄平安无好句,不如来此共凭栏。
()

送人多折柳,唯我独吟松。若保岁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静境,廓落见孤峰。还似君高节,亭亭鲜继踪。

()

杨柳荫华馆,菡萏生回塘。

薰风散炎蒸,积水生夜凉。

()

豆笾虽荐,黍稷非馨。惠我丰岁,歆兹至诚。

()

祠庭才拜先生像,舟子乘风发棹忙。欲荐蘋蘩惭草草,回瞻云水白苍苍。

()

长春占断维摩刹,灵噩平增德士巾。归睹玉皇称帝释,始知元是一家人。

()
闲窗贝叶对旁行,不觉城笳报夕阳。
嗜酒步兵犹未达,拂衣司谏亦成忙。
室无摩诘持花女,囊有娑婆等价香。
欲与众生共安隐,秋来梦不到鲈乡。
()

晚唐风月一番新,弄粉调膏点注匀。谁与花材诗宰相,聘将花蕊作夫人。

()

屈指升恒又十龄,芒鞋踏遍海山青。过墙浊酒朝朝漉,接舍高谈夜夜听。

片月许分居士榻,一编拟注太元经。春风步屧南村柳,相唤相呼绿满汀。

()
吴越山川胜概多,彩云楼观郁嵯峨。
晴岚日照芙蓉影,细柳风生翡翠波。
楚客移舟时见问,吴姬抱瑟肯相过。
片帆明日江东去,尚忆樽前对酒歌。
()
洞春豪杰士,妙笔出怪奇。
写就大宛根,可怪不可{扌棄}。
此手岂易得,此手难再携。
敢将有声画,博君无声诗。
()
长途发已久,前馆行未至。
体倦目已昏,瞌然遂成睡。
右袂尚垂鞭,左手暂委辔。
忽觉问仆夫,才行百步地。
()

户枢动不朽,源水流不浊。修身保天和,味道得真乐。

()
山花又晚出,旧不闻图经。
花深嫌少态,曾入苏公评。
迩来亦变怪,纷然著名称。
黄香开最早,与菊为辈朋。
()
种葵如种麦,隔岁已下子。
仅成一干花,浪备四时气。
()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礼容。
沧溟赴海还称少,素月开轮即是重。
()

贪泉一味少人知,自有诗题世所思。真怪当年吴刺史,顿令千古笑齐夷。

()

渺漭湖天入短篷,心期祇许白鸥同。人言火食阆蓬客,自命官身田舍翁。

酒可销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更那长日温书眼,一送蜚鸿下远空。

()

谁言吾道拙谋身,买得青山绝世尘。薖轴难忘须是癖,箪瓢犹在末全贫。

林泉不用疑逋客,鹿豕何妨狎野人。独恨向平休不蚤,几年儿女负松云。

()

远见麻姑戏瑞禽,每来教舞此坛心。基离地面三千丈,势倚云根一万寻。

烟海日摇双翅影,洞天风散九韵音。自从越叟分明说,便想罗浮直至今。

()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

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

梦里看花锦绣城,浅深桃杏五霞明。觉来忍听催花雨,可是春风太有情。

()
外间盾日正相仇,忽有清风起笔头。
坐对不知三伏热,起行如与七贤游。
洗空京洛尘埃气,化作江南水石秋。
我有一溪恰如此,因君思去理扁舟。
()
东郊日日唤春催,得意晴天浩荡来。
病客强因寒食起,新花不为老人开。
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
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
()
夜雨滴空阶。
想见尊前赋咏才。
更觉鸣蛙如鼓吹,安排。
惆怅流光去不回。
()
西风著衣袂,凉意晓来加。
宿露眩光彩,朝阳湿精华。
人烟互疏密,物色兴叹嗟。
喧嚣鸭子市,萧索渔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