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上谏书朝放逐。宋代。陈造。抱愁莫遣朱弦鸣,此声更与愁人听。江边一闻琵琶语,月惨风凄如动情。何况思妇伤幽独,少年多艺颜如玉。江州司马廊庙人,暮上谏书朝放逐。轻拢细捻忍泪弹,开樽侧耳思惘然。一诗说尽两心事,遗音翻入歌舞筵。此翁诗名自千古,诵诗亦叹琵琶女。谁惜亭前泊舟客,颇为漂零动凄楚。邻家故妓春风手,此曲每侑浇愁酒。今宵月影只三人,倚栏长啸空搔首。
《琵琶亭》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抱愁的人听到琵琶声时的情景。诗人通过琵琶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情。江边传来琵琶的声音,月色苍白,风吹凄凉,仿佛在表达内心的悲伤和动情之感。
诗中提到的思妇是一个心思忧郁的妇人,而少年则是一个多才多艺、容貌出众的年轻人。江州的司马廊庙人指的是在江州任职的官员,但因上书谏言而被贬放逐。诗人以轻拢细捻的手法拨动琵琶琴弦,忍住泪水,侧耳细听,思绪迷茫。整首诗通过一首诗作诉说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绪,这种遗音穿越时空,扑入了歌舞的宴席。陈造的诗名自古以来闻名,人们读他的诗时也会为琵琶女的遭遇感到叹息。诗中提到附近有一个邻家的故妓,她手握着春风,每当奏起这首曲子时,总能浇灭愁苦的酒意。而今夜,月影下只有三人,他们依靠栏杆长啸,孤独而无奈。
这首诗以琵琶声为线索,通过描绘情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诗人通过琵琶声传达出的情感,将自己的心事与琵琶女的遭遇相对照,凸显了人生的寂寞和无常。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相对深沉,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