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无追忆费冥搜。宋代。陈造。道人动作千年调,京兆才馀五日留。此去浮图桑下意,得无追忆费冥搜。
《观山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观赏山景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译文:
观山四首
道人动作千年调,
京兆才馀五日留。
此去浮图桑下意,
得无追忆费冥搜。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道人观赏山景为主题,通过诗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思考。诗中的“道人”是指修炼道家思想的人,他们以超脱尘世的态度观察自然万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越。
诗的开头写道:“道人动作千年调”,表达了道人观察山景的悠久历史。这里的“动作千年调”可以理解为道人们千百年来对于观察山景的默契和熟练,他们凝神静气、动作缓慢,以更好地感受山的气息和变化。
接着,诗人写道:“京兆才馀五日留”,描述了道人在京兆(地名,即今天的西安)的逗留时间只有短暂的五日。这里的“京兆才馀”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有限,与前文的“动作千年调”形成对比,强调了时光的转瞬即逝。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写道:“此去浮图桑下意”,描绘了道人离开京兆,来到桑下(山名或地名)观赏山景的意境。这里的“浮图”可以理解为心中的幻景,也可以指观山的图像在道人心中的浮现。桑下则是一个山中的地方,象征着自然之美和宁静。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山景之中。
最后,诗人写道:“得无追忆费冥搜”,表达了诗人对于观山所带来的心灵愉悦和内心的宁静的期盼。这里的“追忆费冥搜”可以理解为回忆和思索的劳累,诗人希望自己在观山的时刻能够摆脱繁杂的思绪,获得真正的内心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道人观赏山景的场景,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内心宁静的思考,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于时光流转的反思。这种审美意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陈造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