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衣照水匀颜色。宋代。韩维。春花夏蕊已飘零,秀出秋芳一朵倾。禀赋定应全得土,遮围须合尽雕琼。鹄衣照水匀颜色,仙袂无尘莫壮名。应笑菊花妍意少,篱边冷落伴渊明。
《黄葵花》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花夏蕊已飘零,
秀出秋芳一朵倾。
禀赋定应全得土,
遮围须合尽雕琼。
鹄衣照水匀颜色,
仙袂无尘莫壮名。
应笑菊花妍意少,
篱边冷落伴渊明。
诗意:
这首诗以写黄葵花为题材,通过描绘花朵的生长和凋谢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和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以黄葵花为象征,展现了对人们在世间的存在感和追求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春花夏蕊已飘零,秀出秋芳一朵倾。”表达了花朵经历了春夏的繁盛和凋谢,但在秋天中却依然展示出它独特的美丽。这里黄葵花的生命变化被用来寄托人生的起伏和坚韧。
接下来的两句“禀赋定应全得土,遮围须合尽雕琼。”表明黄葵花所拥有的风采是由于土地的滋养和环境的熏陶。这里诗人将黄葵花与土地和自然环境相联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
“鹄衣照水匀颜色,仙袂无尘莫壮名。”这两句将黄葵花的美丽与仙人相提并论,以高度赞美的语言形容其清雅的色彩和无尘的形象。诗人通过黄葵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应笑菊花妍意少,篱边冷落伴渊明。”将黄葵花与菊花进行对比,暗示黄葵花虽然美丽,但却缺少菊花那种深厚的内涵和高尚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高尚品质的渴望和对于世俗浮华的反思。
整首诗以黄葵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朵的生长、凋谢和对比等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界变化的思考。诗意深邃,寓意丰富,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纯洁美丽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世俗的浮华和虚妄。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