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鬓雪无余愿。宋代。韩维。一夜镐炎散烈风,清和从令气潜通。诚微敢谓天心应,政拙惟希岁事丰。便有欢声南亩俗,首传佳句省陵翁。心灰鬓雪无余愿,饱食安居与众同。
《和君俞喜雨》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夜暴雨之后的清晨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夜炎热的孤寂风暴过去,
清晨的和风带着令人愉悦的气息。
我真诚地相信,微小的我也能与天心相通,
政治上的拙劣希望年景丰收。
欢乐的声音传遍了南方的田园,
首先传颂的是陵翁先生的佳句。
心灰意冷,鬓发如雪,不再有任何奢望,
满足于饱食安居和与众人共享。
诗意和赏析:
《和君俞喜雨》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一夜暴雨之后的清晨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政治的思考和希望。诗中所描绘的天气变化,从炎热到清凉,象征着人世间的起伏和变迁。作者将自己的微小存在与天心相通,表达了对天道的信仰和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政治局势的希望,希望能够迎来丰收和繁荣。
诗中提到佳句传颂的陵翁先生,是指宋代文学家陈造,他以清新婉约的词章著称。通过提及陵翁先生,作者间接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推崇和对美好文化传承的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心境和生活态度的思考。心灰意冷的描绘,暗示了作者经历了一些挫折与沉思,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安居乐业和平淡生活的满足。这种安于现状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淡然和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总的来说,诗词《和君俞喜雨》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天气变化和对生活、政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人事变迁的思索。同时,诗中融入了对文学艺术和美好传统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