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好音轻俗耳

出自宋代韩维的《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wéi hǎo yīn qīng sú ěr,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山鸟凡禽处处鸣,独怜清啭久无声。
起从岩谷春风晚,飞过林塘霁日明。
不为好音轻俗耳,自逢真赏动诗情。
少年乐事今抛尽,节物催人只自惊。
()
春风:(名)①春天温暖轻柔的风。②比喻恩惠。③比喻笑容:~满面。
飞过好音轻俗自逢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乐事:(名)让人高兴的事情。
节物

《和子华兄方惜莺声之晚今忽闻之》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写了山中的鸟儿平时无声,但在黄昏时分突然听到它们清脆的鸣叫声,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鸟凡禽处处鸣,
独怜清啭久无声。
起从岩谷春风晚,
飞过林塘霁日明。
不为好音轻俗耳,
自逢真赏动诗情。
少年乐事今抛尽,
节物催人只自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山中鸟儿的鸣叫声,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的山林环境和纯净的音韵之美的赞叹之情。诗中提到,山中的鸟儿虽然常常鸣叫,但只有那些清脆的鸣声才引起了诗人的独特关注,因为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发出过声音。这种突然出现的鸟鸣声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和感动。

诗人通过运用春风、林塘和霁日等景物描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山中的美丽景色。春风吹拂岩谷,使得鸟儿在傍晚时分鸣叫;它们飞过林木和池塘,映照在明亮的霁日之下。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文学的独特感悟。诗中提到,这些美妙的鸣叫声并不会轻易被世俗的耳朵所欣赏,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音乐之美和感受诗情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价值。诗人把自己的感受与这些懂得赏析的人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代欢乐事物的回忆。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少年时代的快乐事物已经逐渐离去,取而代之的是岁月的催促和自身的惊叹。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山鸟的鸣叫声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之美和诗情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欣赏和真实感受美的人的称赞,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给读者带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