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岂须烦目击。宋代。韩维。高僧寂寞空尘坐,古寺悲凉足野风。道在岂须烦目击,亭前双柏自葱葱。
《照禅师久欲一见比至汝则已游矣因题广惠》是宋代诗人韩维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照禅师久欲一见比至汝则已游矣因题广惠
高僧寂寞空尘坐,古寺悲凉足野风。
道在岂须烦目击,亭前双柏自葱葱。
诗意:
这首诗以高僧寂寞空坐、古寺苍凉受野风吹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向往和心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认为追求道的人并不需要刻意去追寻,而是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如亭前的双柏自然生长一样,自然而然地领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和古寺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凄凉的氛围。高僧寂寞地坐在空寂的室内,周围只有野风的呼啸声。古寺的景象令人感到悲凉,仿佛时光的长河已将其遗忘。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追求道是否需要刻意去寻找?他的回答是不需要。道是一种内在的境界,不需要外界的烦扰和目击,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亭前的双柏象征着这种自然的境界,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生长茂盛,无需外力干预。诗人通过对高僧、古寺和双柏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于心灵境界的追求,倡导自然而然地领悟道的真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深入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它通过静谧的场景和自然的比喻,唤起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引发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索。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