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一千言。宋代。韩维。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我今衰病馀,卷缩就间放。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
《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
在你家中有一只丑陋的木樽,
形状奇怪难以形容。
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
这木樽显然不是用来盛装美酒的,
而是被抛弃在一旁,与其他盆盎一同摆放。
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
然而,我用一千言来写诗,
引用了各种典故,多么壮丽啊。
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
同时,我思考着高尚的世士们,
他们将自己的才华传承下来,以促进文雅之风。
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
我自称是热爱山林的人,
接受这种使命是非常适合的。
我如今衰病残余,卷缩就间放。
而我如今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只能蜷缩在狭小的空间中。
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
我的才华并不适合当下的需求,
这木樽也正好与我相似。
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
我敢邀请高尚的名士们赞赏我的才华,
却遭受了他们的讥笑和诋毁。
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
再次向你表示感谢,但我不明白你为何赐予我这个丑陋的木樽。
这首诗以崔象携带一只丑陋的木樽作为引子,表达了作者的自嘲和自省之情。作者通过描写自己才华横溢却不被世人所接纳的境遇,表达了对高尚文化的渴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丑陋的木樽与自己的才华相映衬,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高尚艺术的追求,展示了韩维独特的思想情感。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