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歌舞家规在。宋代。韩维。勇脱尘冠尚壮年,高斋图史日萧然。不教歌舞家规在,善作文章世学传。道旧每思倾浊酒,仰高徒觉愧华颠。相君昔展西陂尽,好约春风放画船。
《酬盈祖中散》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盈祖中散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回报盈祖中散
勇敢地脱下尘冠,仍然年轻壮健,
高斋中图史书,日子过得悠闲。
不让歌舞家规束缚,
擅长创作文章,传世学问。
过去的道路常常想起,倾心于浊酒,
仰望高人,我才感到自愧不如。
曾经和你相聚在西陂的美景里,
愿意约定春风吹拂时,一起放画船。
诗意:
这首诗是韩维写给盈祖中散的回赠之作。诗人赞颂了盈祖中散勇敢地摒弃尘世的束缚,依然保持年轻和健康的精神状态。他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在高楼的书房中研读历史典籍。诗人称赞盈祖中散不受世俗的约束,善于创作文学作品,将自己的学识传承给后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盈祖中散的敬佩和想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思念和对高人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回忆起曾经和盈祖中散在美丽的西陂相聚的时光,希望在春风拂面的时候,再次约定一起乘船游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盈祖中散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盈祖中散的生活状态和才华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敬佩和羡慕之情。盈祖中散勇敢地脱去尘世的束缚,保持年轻和健康的状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在高楼的书房中研读历史典籍,不受歌舞家的规约,擅长创作文章,将自己的学识传承给后人。诗人通过对盈祖中散的赞美,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高人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诗将情感引向具体的场景,回忆起诗人和盈祖中散在美丽的西陂相聚的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希望再次相聚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友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通过对盈祖中散的赞美和对美好场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首诗具有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