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百其品名。宋代。韩维。上天浩无私,众草同一荣。青青十步间。薰臭相杂并。卉药数不多,十百其品名。蔓者善缘附,结阴在高甍。修竹虽自立,已复困缠索。其馀丛与株,鞠没不自呈。阴虫穴其下,日夜百种鸣。纷然乱耳眠,我意初不平。朝锄忽以静,暮雨且复生。自念疲病者,莫与地力争。盛衰固物理,安用劳我形。
《锄园》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园中的景物和作者的心情变化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盛衰和劳动的意义。
诗中,作者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天空广阔无垠、草木茂盛的景象。草木在朝气蓬勃的生长中彼此共享荣耀,青翠的景色在十步间延续。然而,草木的芬芳和臭气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氛围。
诗中提到了草木的品种和特性,其中一些植物是蔓生的,善于依附于其他物体,而有些竹子虽然自立,却被缠绕的藤蔓所困扰。其他的丛草和树木都沉默地隐藏在繁茂的草木丛中,不显山露水。地下的阴虫白天黑夜都在穴中鸣叫,声音混乱而嘈杂,扰乱了作者的思绪。
然而,在这纷乱的景象中,作者突然感到一丝宁静。清晨锄地时,园中一片寂静,仿佛时间暂停。然而,暮雨过后,草木又重新生长,生命的循环依然继续。
最后,诗人思考自己的身体疲惫,他认识到人的兴衰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劳动虽然重要,但也需要顺应自然的力量,不要过度劳累。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息息相关,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过分逞强。
《锄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诗意深邃,赏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