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识山中木。宋代。韩维。栟桐结双根,皮附若毛氄。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和晏相公触事成咏四首》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栟桐树的景象和情感。
栟桐结双根,皮附若毛氄。乘秋一剪剥,碧叶始竦竦。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
中文译文:
栟桐树根结双,皮附如毛氄。秋天来临一剪去,碧叶开始繁茂。它不知道山中木,终年自然膨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栟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哲思。
首先,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栟桐树的特点。他形容树根结双,皮附如毛氄,展现了树木的生机和生命力。这种描写充满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树木的独特之处。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到来,表现了树木的变化和生长过程。秋天是树木成长的季节,也是树叶逐渐变绿的时候。诗人描述了一剪剥的景象,意味着秋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树叶开始茂盛的转变。碧叶竦竦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树木在秋天中生机勃勃的状态。
最后,诗人以自然的态度表达了对树木的思考。他说:“岂识山中木,终年自拥肿。”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树木的敬佩和思考。他认为树木在山中茁壮生长,无需人工修剪,自然而然地展现出繁茂的姿态。这种自然生长的力量使诗人感到敬畏,也引发了他对自然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栟桐树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思考。诗人借助树木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索,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