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髭连芦鹗

出自宋代王珪的《挽钱公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g zī lián lú è,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家学三余足,词场一眼空。
商髭连芦鹗,点客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杨执戟,临老悔雕虫。
()
家学,词场,点客

《挽钱公起》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钱公起

家学三余足,
词场一眼空。
商髭连芦鹗,
点客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
香销旧桂丛。
绝怜杨执戟,
临老悔雕虫。

译文:
挽起钱公的离世
家学三者皆不足,
词场一片空无。
商髭连结着芦鹗,
但他的才华却无法成就伟业。

酒杯中浇上新坟土,
香烟销散旧桂丛。
我深为杨公持戟所怜惜,
临老岁月悔恨自己虚度光阴。

诗意:
这首诗抒发了对钱公的悼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反思。诗中提到了钱公的才华和成就不符,与商髭连结的芦鹗形成了对比,暗示了钱公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而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的描绘,则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成就的逝去。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悔恨年老之际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虚度和无用,这也是对自身的反思和警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钱公的挽歌,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虚度年华的悔恨之情。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钱公才华未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和自身虚度光阴的懊悔之情。通过描绘新旧交替、岁月更迭的场景,诗人将个人的遗憾与人生的无常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反思的启示。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通过对细节的描摹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感受和思考。这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是许多人在年老之时常常产生的共鸣。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蕴和思想性,使人们在阅读中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