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下银台南畔路。宋代。王珪。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官著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朝代:宋代
作者:王珪
平明捧诏未央宫,
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著绣衣惊曼倩,
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
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
风尘那复旧时同。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宰相王珪所作,题目为《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诗中描述了将领何圣从东征归来的场景,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河景色、雄壮的军队以及英武的将领形象,展现出辉煌的盛世和英勇的军事气象。
诗的开篇以平明捧诏的场景为起点,表明了皇帝派遣将领东征的决心和重要性。接着,诗人描绘了全晋山河的壮丽景色,强调了大宋国力强盛、疆土辽阔的特点。
诗中出现了官著绣衣、文传锦里的描写,表现了将领何圣的威武形象和高贵品位,这也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
接下来的描写中,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形象地描绘了将领带领军队穿越边塞、征战沙场的英勇场景。这一部分描写强调了将领的英勇和军事才干,也展现了宋代对边疆地区的重视。
最后两句“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表达了将领归来后,回想起征战时的辛苦和艰难,颇有感慨之情。这也体现了将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曾经的辉煌岁月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调展现了宋代的盛世气象和将领的英勇形象,通过对山河壮丽景色和军事场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