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未去楚。明代。杨基。贤女失之陋,壮夫失之贫。相逢无所遗,慷慨不得伸。临歧歌短章,所道皆苦辛。淮阴未去楚,江总复仕陈。聊沽客中酒,用酌还乡人。
《送方以亨还吴兴(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方以亨还吴兴(三首)
贤女失之陋,壮夫失之贫。
相逢无所遗,慷慨不得伸。
临歧歌短章,所道皆苦辛。
淮阴未去楚,江总复仕陈。
聊沽客中酒,用酌还乡人。
译文:
送别方以亨回到吴兴(共三首)
贤德女子被陋室所遗弃,英俊壮健的男子因贫穷而失去。
相逢时无物品可赠送,慷慨之情无法表达。
在临别时唱一首短章,表达了内心的辛苦和苦涩。
淮阴未去楚地,江边又重新接受陈国的任命。
只能卖酒供客人享用,用酒款款待乡里的亲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方以亨的场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贤女和壮夫命运的不公感叹和无奈之情。诗中描述了贤女和壮夫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机遇,他们的才华与美德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诗人在送别时,无法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和慰藉,只能以歌短章的方式表达内心的辛酸和痛苦。
诗中的淮阴、楚、江、陈等地名,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当时的淮阴和楚地都是明代的重要地区,而江则是指长江,在这些地方诗人的才华和志向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陈可能是指明代的一个重要官职,诗人可能在江边重新接受了这个职务。
最后两句“聊沽客中酒,用酌还乡人”,表达了诗人对方以亨的无奈和遗憾。诗人无力改变他们的命运,只能靠卖酒维持生计,用所得款待乡里的亲人,以此表达对方以亨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命运不公和人生坎坷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寄托了对贤女和壮夫的同情和怀念之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冷酷和残酷。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