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岂能埋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 āi qǐ néng má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
子龙独何人,啖笑却啀啀。
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
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
()
啀啀高视尘埃:(名)尘土。
岂能:岂能qǐnéng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是元代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董卓劫慈明,
次以及伯喈。
子龙独何人,
啖笑却啀啀。
高视梁砀上,
片云卷而怀。
古来高世士,
尘埃岂能埋。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几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历史人物和景象的画面。虽然没有具体提及人物的姓名,但通过暗示和隐喻,表达了一种对历史英雄壮举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了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场景的形象。通过描述董卓劫掠慈明、接着又是次和伯喈的事迹,展示了历史的悲壮和变迁。而在这个背景之下,诗人提到了一个人物“子龙”,他是刘备的字,暗示了这个人物的伟大和特殊。接下来的一句“啖笑却啀啀”,表达了这个人物的豪情和豪迈,似乎在面对困境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韧。诗中还提到了“高视梁砀上”,这是在描述子龙的高尚品质和远大志向,以及他在梁砀山上展望未来的场景。最后一句“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们的伟业是无法被时间和尘埃所掩埋的。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历史的悲壮和变迁。同时,通过对特定人物的隐喻和暗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博大和人物的伟大,引发人们对历史和英雄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