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跻攀。宋代。张炎。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底须谢屐,何用跻攀。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是宋代张炎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
这首诗的开头以屋上青山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处,俯瞰青山的景象。诗中的“青未了”一词,意指青山的美丽和广阔无边。而“凌虚试一凭栏”,则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试图超越现实和尘世的束缚,体验一种超然的情感。
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峰重叠,古色古香,散发出一种苍凉而古老的气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山峰的壮美和历史的沉淀。
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
诗人借助云的形象来表达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状态的向往。云的流动和变幻象征着世事的无常,而诗人在这种变幻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对林峦的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山水的美好和恬静。
底须谢屐,何用跻攀。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
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诗人不再寻求外界的荣华富贵,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宁静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境界。三十六梯的描写则象征着通往高境的途径,而“半空笑语,飞落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在追求境界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对人间欢乐的关注。
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
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书写的追求。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笔墨之中,通过吟咏和书写来追寻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认为尘世的纷扰与自然的宁静相去甚远,而对于诗人来说,最好的时光是在秋天,宜在晚上欣赏秋天的景色。
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最后一句以蓬壶里的天空和图画为比喻,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美好幻想和追求。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再去喊醒他的幻想和追求,让他自由地在内心的世界中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诗人的感悟,表达了对超然境界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山峰、云雾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自由、超越和境界的追求。整首诗以清丽的意境、简洁的语言和富有节奏感的句式,展现了张炎独特的诗意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中蕴含的对自然、对心灵自由的赞美,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感悟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由、超越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它展现了张炎独特的诗意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追求超脱的精神追求。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