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通宵话。宋代。王之道。未尽通宵话,犹如一日秋。壮怀天共远,归意雨同留。灯烬何明灭,蛩声静应酬。十年为客梦,应不负瀛洲。
《和程德远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未尽通宵话,犹如一日秋。
壮怀天共远,归意雨同留。
灯烬何明灭,蛩声静应酬。
十年为客梦,应不负瀛洲。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与程德远交谈的两首诗作。诗人说他们的夜谈未尽,仿佛一晚上的秋天般短暂。他们怀揣着壮丽的抱负,与天地共同远大。归心之情如同雨水一样停留。灯烬时明时灭,蛩鸣静谧而相应。作为客人,他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十年,一切都像是梦境,但他应该不会辜负远在瀛洲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与友人交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
首句“未尽通宵话,犹如一日秋”,用短短的几个字勾勒出通宵的交谈,暗示时间的短暂和宝贵。接着,“壮怀天共远,归意雨同留”,表达了诗人对远大理想和归心之情的思考。他们怀揣着宏伟的抱负,与天地相通,同时也表达了归心不已的情感。
下半首的描写通过灯烬和蛩鸣,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谐。灯烬时明时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起伏和迷茫。蛩鸣则表达了静谧和相应,给人一种静心思考的氛围。
最后一句“十年为客梦,应不负瀛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未来的信心。他在这里作客已经十年,但他相信自己不会辜负远方的期待,不会辜负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抒发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