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金缕随东流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昝元帅相拉浣花溪泛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chuī jīn lǚ suí dōng li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行都元帅千蹄马,腰佩角弓箭盈把。
浣花溪头具小舟,击鼓吹箫行酒斝。
舞腰嬝娜锦缠头,风吹金缕随东流
公孙弟子背面笑,拔剑一击蛟龙愁。
万里桥西有茅屋,杜子当年来卜筑。
湘江一醉不复归,四松寂寞擎寒玉。
()
元帅:(名)①军衔,高于将官的军官。②古时称统率全军的主帅。
小舟:同“小船”
击鼓:击鼓jīgǔ打鼓作声;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击鼓吹号要求休战谈判
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嬝娜金缕东流:东流,汉语词汇。拼音:dōng liú释义:1、水向东流。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公孙:姓。
弟子:(名)学生或徒弟。[反]师傅。
拔剑: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一击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卜筑复归:1.谓去国者归国复位。2.回复;返回。

《昝元帅相拉浣花溪泛舟》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行都元帅千蹄马,
腰佩角弓箭盈把。
浣花溪头具小舟,
击鼓吹箫行酒斝。
舞腰嬝娜锦缠头,
风吹金缕随东流。
公孙弟子背面笑,
拔剑一击蛟龙愁。
万里桥西有茅屋,
杜子当年来卜筑。
湘江一醉不复归,
四松寂寞擎寒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昝元帅的赞颂和景物的描绘。诗中通过描写元帅驾驭千匹蹄马、佩带弓箭的威武形象,以及在浣花溪上坐小舟、击鼓吹箫、畅饮欢乐的场景,展现出元帅豪情万丈、英勇无畏的一面。同时,诗人还描绘了舞姿婀娜、头上缠着锦绣头巾的美丽女子,以及风吹动金缕随着溪水流动的景象,给人以瑰丽、飘逸之感。诗中还描绘了公孙弟子背对着元帅微笑,以及他拔剑一击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剑术的高超。最后,诗人描述了茅屋、湘江和四松等景物,营造出寂寞而凄美的氛围,暗示了元帅的离去和岁月的流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昝元帅的敬仰和景物的感受。通过描绘元帅的威武形象、欢乐的舞蹈场景以及美丽的女子和风景,诗人展现了元帅的英勇和豪情,以及生活中的欢愉和美好。同时,诗人也通过公孙弟子的微笑和剑术的描写,呈现了忠诚和技艺的精湛。最后,诗人运用茅屋、湘江和四松等景物的描绘,给人以凄美和寂寞之感,以此表达了岁月流转和离别的主题。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对元帅和景物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