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适逢七月夕。宋代。汪元量。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七月初七夜晚渡过黄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
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
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黄河上的一次夜渡景象。黄河在夜晚宛如一道界限,冲破东南天际,奔腾澎湃的波涛日夜不息,给人一种浩渺壮丽的感觉。诗人正好在七月初七这个传统的浪漫之夜渡河,这时天空中的妖氛散去,仿佛一切都变得空灵起来。
诗中提到了牛郎织女,暗示了七夕情人节的来临。牛郎织女涉过清浅的河水,站在支机石上已经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扬起帆船,纵身一跃,眼前的景色仿佛置身仙境。仰望银河,银河竟然倒泻,月明下的风露如此美丽。诗人豪情万丈,拔剑斫河水,仿佛要与英雄祖逖争雄鞭。
最后,诗人扣住舷边,举杯向河伯敬酒,低头细看河水清澈如镜。诗人平生怀抱这样的景色已久,来到这里却只能空回旋,难以表达自己的思绪。他感叹自己对神灵的意义不明,内心如同雷雨一般迷茫。
这首诗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再现了诗人对黄河的渡河经历,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勾勒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