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更上雨花台

出自宋代张舜民的《长干寺同刘宫苑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kān gèng shàng yǔ huā tái,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
枯木:1.干枯的树木。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3.指刑具。。”4.指神主;棺材。
心类死灰:死灰sǐhuī完全熄灭的火灰,因其颜色为灰白色,用以形容类似的颜色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七根火柴》面如死灰形容激情已逝,心灰意懒,不再有感情的起伏心若死灰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鬓发:(名)两鬓的头发:~斑白。

《长干寺同刘宫苑浴》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看到我沐浴后如同枯木一般,但我内心却没有丝毫波澜,宛如死灰般平静。当秋风吹拂我的鬓发时,我无法再忍受不上雨花台的痛苦。

诗意:
这首诗以长干寺和刘宫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和无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浴后面对他人的眼光时的无动于衷,表明他内心已经如死灰般冷静。然而,当秋风吹拂他的鬓发时,他无法再忍受自己不能登上雨花台的遗憾和苦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矛盾。诗人以自己在浴后如枯木一般的形象,形容了自己的无动于衷和平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然而,当秋风吹拂他的鬓发时,他内心的痛苦和不甘开始浮现,无法再忍受不能达到心中的理想和追求。雨花台作为一个象征着卓越和荣耀的地方,代表了诗人对于成功和成就的向往,对于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的遗憾和沮丧。

整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相融合,使诗词更具表现力和含义。这首诗词展示了张舜民细腻的感受力和对生命境遇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是宋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