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应容拜临辱

出自宋代曾巩的《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tà yīng róng bài lín r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如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
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
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
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
()
子时,相望,俯仰,局促,早衰,胆气,自然,更绿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是宋代曾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

忆昔江西别子时,
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
俯仰飞如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
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
多病颠毛那更绿。

人情畦畛阻肝膈,
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
宁及田家一黄犊。
幸逢怀绂入斗牛,
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
旧学抢攘期反覆。

云鸿可近眼先明,
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
下榻应容拜临辱。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忆起昔日在江西与子别离,
当时我刚开始斗胆行乞五斗粟。
南北相望已有十八年,
我在高低起伏的人生中飞转如烛光。
你留下了世间万事顺遂而宁静,
而我却束缚于一个狭小的官职。
早年衰老,胆气自然薄弱,
疾病频发,头发也变得稀疏。

人情的坎坷阻碍了我的心肝,
世途的风波让我的心神惊悸。
我常感慨太守有着两辆红轮马车,
而我却不及乡村田舍中的一头黄色小牛。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你,你带着希望而来,
我喜得披山穿过困难,收获宝玉。
我的才情稍显平庸,需要磨砺和提炼,
旧有的学识争夺和纷争时常反复出现。

像云鸿一样能近在眼前看清事物的先明之人,
像野鹿一样还能保持纯真的笑颜自得。
幸运的是,我的长须还没有妨碍你的教诲和存留,
我将下榻在你的门下,甘愿承受一切屈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曾巩写给他的朋友潘延的一封寄语。诗人回忆起自己和潘延分别的时光,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不如意和自身的困境。他自谦才干平庸,渴望通过与潘延的交往和指导来提升自己。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艰辛人生的思考。

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和潘延的境遇,揭示了人情冷暖和社会现实的无常。潘延作为太守拥有权力和地位,而曾巩则只是一个局促的官员。诗人对太守两朱轮的羡慕和对田家黄犊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和纯真情感的渴望。

诗中还表达了曾巩对自身的反思和自嘲。他描述了自己早衰、胆气薄弱、多病颠毛的状况,抒发了对身体和才智的自卑和无奈。然而,他对潘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使他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和希望。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潘延的感激和敬意,他愿意在潘延的门下学习,虽然可能会遭受一些屈辱,但他愿意忍受这些困难来获取更多的教诲和提升。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和自嘲的手法,通过诗人的真实感受和对友情、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矛盾和追求。诗中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的困顿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