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烈乃能长不死

出自宋代曾巩的《杂诗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liè nǎi néng zhǎng bù sǐ,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相去几年今与古,睢阳几人朱与紫。
嗟哉二子独有名,义烈乃能长不死
当时美人欢未足,一日苍皇行万里。
岂无公卿尊且宠,急反与胡为眼耳。
丈夫感激世莫测,二子引身蒿下起。
忠驱义激鬼神动,漠漠胡沙来此止。
()
相去:相距;相差。
嗟哉二子独有:独自具有;独自据有。只有;特有。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
不死丈夫:(名)指成年男子:大~|~志在四方。
感激:(动)对于对方的好意或帮助产生好感;感谢:~涕零|~不尽。[近]感谢。[反]怀恨。
引身鬼神:鬼与神的合称。泛指神灵、精气。偏指鬼;死去的祖先。指形体与精灵。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这首诗词是宋代曾巩创作的《杂诗五首》之一。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相去几年今与古,
睢阳几人朱与紫。
嗟哉二子独有名,
义烈乃能长不死。

当时美人欢未足,
一日苍皇行万里。
岂无公卿尊且宠,
急反与胡为眼耳。

丈夫感激世莫测,
二子引身蒿下起。
忠驱义激鬼神动,
漠漠胡沙来此止。

译文:
相隔多少年今与古,
睢阳只有几个人名闻四方。
唉哟,这两位子孙独自赢得了名声,
因为他们的义烈才能长存不朽。

当时美人的欢乐还不足够,
一天里,皇帝行走了万里。
难道没有朝廷的尊崇与宠爱,
却急于与胡人为伍,成为他们的眼目和耳朵。

丈夫感激之情无法测量,
这两位子孙在蒿草下站起来。
忠诚和正义激发了鬼神之动,
黄沙漠漠,却在这里停止了蔓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曾巩对时代乱世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和抒发。诗中描述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相隔多年的现在与古代相比,睢阳地区的名士已经寥寥无几。

诗人感叹这两位子孙能够独自享有声名,是因为他们的义烈和忠诚使得他们的名字流传于世,长久不朽。这里可以看出曾巩对忠诚和正义的推崇,以及对个人品德和行为的重视。

诗中还涉及到美人不满足现状的描写,可能意味着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不满。皇帝行走万里,表明当时的政治动荡和混乱。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正义力量的赞美。诗中的“胡沙”意味着边疆的沙漠地区,这里象征着动荡和战乱。然而,这两位子孙以忠诚和正义的力量,将沙漠的扩散止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崇敬,以及对社会不公和混乱的揭示。曾巩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