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朗读

《长沙竹枝歌(十首)》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戎门旌节拥高台,
军士南边戍未回。
红巾小儿齐击鼓,
知是官船江上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长沙城戍卫的士兵在高台上拥挤着军旗,而南方边境的戍卫士兵还没有返回。红巾战士们齐心合力敲击战鼓,知道这是官方的船只正在江上驶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时期的景象。首句"戎门旌节拥高台"以戎门、旌节、高台等词语刻画了战争的严峻氛围和军事阵势的庄严。第二句"军士南边戍未回"表达了南方边境的戍卫士兵还没有归来,暗示了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和艰难。第三句"红巾小儿齐击鼓"通过红巾小儿击鼓的形象,展现了年轻战士的坚毅和勇敢。最后一句"知是官船江上来"揭示了士兵们的期待和希望,他们知道官方的船只即将到来,可能是为了增援或提供援助。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时代的紧张氛围和军民的坚毅精神。诗人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战士们的赞颂和对国家的关注,同时也传递了对和平的向往和期盼。这首诗词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勾勒出了长沙城的战争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

猜你喜欢

晓日迎长岁岁同,
太平箫鼓间歌钟。
云高未有前村雪,

()

江浙巨盗起,东南皆震惊。王师殊未出,赤子若为情。

试赠绕朝策,愿飞燕将城。非因肉食鄙,只欲庙谟成。

()

金册颁恩玉玺封,秋清四牡出南宫。九华飞翠迎江上,白雪操弦候郢中。

使者通经才不忝,亲王祗命礼兼隆。故家文献存遗谱,归过沙溪觅姓冯。

()
()

梅雨酿新晴,荷钱铸娇绿。故人告我归,相送江之曲。

江头水暖波粼粼,荇丝柳带牵离情。离情缱绻对樽酒,酒残怕听阳关声。

()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

君乘五马向炎荒,客送双鱼借宠光。江月维舟添滉漾,海云迎旆共飞扬。

东城极目春千里,南浦怀人水一方。会待高翔凌紫极,肯教独立咏苍茫。

()

坏阁尚岧峣,寒房绕寂寥。
木撑危殿角,草出断碑腰。
门钥凝尘灭,香垆火气销。

()
履险须顿足,逢躁须戒吻。
况今为何时,正恐无地隐。
柴门倘可闭,即与桃源近。
岂无耆旧在,努力各自谨。
()
姓系山东胄,乡闾建业城。
有家归吉士,从子尹留京。
望郡疏封美,黄堂侍膳荣。
终焉贵与寿,无一慊平生。
()
蜀地名花迥出奇,玉环卯未醉时。
只开春暖二三月,偶冒冬寒四五枝。
晓带清霜浓传粉,晚迎红日淡匀脂。
惜渠未敢轻攀折,子美如何少得诗。
()
饶水回回转,白云西复东。
日斜喧急雨,天阔退飞鸿。
薄暮沿西峡,隆寒正北风。
兹行有胜事,未敢叹途穷。
()
妫水祀百世,莆田生此公。
贤如太丘长,忠似了齐翁。
玉色犹山立,皇居折栋隆。
孝宗最知巳,交臂火城红。
()

古人重立事,今人重致身。功业苟有托,富贵安足论。

迢迢越王州,连峰入青云。岂无近要途,跋此高嶙峋。

()

自与美人期,芳草日转碧。今日凌寒者,岂独松与柏。

()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露花犹有好枝开。
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尽须珍重掌中杯。

()

江气乖春候,朝寒忽送雨。
烟中滴沥声,喇喇黄头语。
桃花何蹭蹬,淫绿浩无主。

()

触目荒凉,小立回廊,夕阳斜矬。认画栋妆楼,红窗疏敞,长楸修竹,绿叶婆娑。

满地浓阴,一声啼鸟,乔木森森绕薜萝。玲珑石,仿奇峰怪岫,几朵青螺。

()
其兄进道作水调歌头一韵,几二十首,读之,殆不胜情。
次其韵作一篇,怀其人,亦以赠元发、说道
扁舟思独往,樯影划晴烟。
要伴人随明月,踏破水中天。
()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稭如嚼竹。
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
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
()
重闺佳丽最怜梅。
牖春开。
学妆来。
争粉翻光、何遽落梳台。
()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

万机分子路,一局笑颜回。

()

清光冰魄浩无边,桂影扶疏吐玉娟。人在峰头遥指望,举杯对影夜无眠。

()
翠琰新刊照眼明,流传何日到柴荆。
从今不恨论交晚,我亦碑中有姓名。
()
梅梢了未知寒在,剪取清溪作雪飞。
正草绿章笺玉帝,顿惊碧宙舞瑶妃。
卖刀我亦耕侯土,歌裤今谁典客衣。
想得夜窗春满袖,燕子彝香暖醉吟归。
()
学者欲学易,当观羑里时。
如何是敬字,恐惧畏忧危。
()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
梅霖初歇水平湖,湖上青山展画图。
更著楼台相掩映,风流端不减西湖。
()

贵宦犹韦布,能声在荐绅。当时供奉曲,晚岁义熙人。

白首廛间隐,黄粱梦里身。阶庭珠树密,曾不染微尘。

()
四大无埃,五蕴外来。
智慧尚归父,因缘初不媒。
西山寒月下,东海夜潮回。
一一根尘妙触事,千千手眼随宜开。
()

草亡木卒太匆匆,独有髯龙在眼中。雨折风吹终不死,霜根雪节贯青铜。

()

吏民两两议公痴,簿领空勤笑语稀。
元亮有诗新止酒,休文多病不胜衣。
飞尘懶拂孤三绝,止水初澄悟百非。

()

日照昆崙上,羽人披羽衣。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

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谁倾江海作清凉,玄云驾风横白雨。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厌膏乳。且欲当风展簟眠,敢辞避漏移床苦。

()
归燕羁鸿共断魂,荻花枫叶泊孤村。
风吹暗浪重添缆,雨送新寒半掩门。
鱼市人烟横惨淡,龙祠箫鼓闹黄昏。
此身且健无余恨,行路虽难莫更论。
()

珠帘静。双金定。可人斜向屏山凭。脸儿微赤眉儿翠。

醉醉醉。黎云醒。兰脂剩。身慵但呼香茗。檀郎至。回头避。

()
外泽里常粗,元知似瓠壶。
仕因无援困,学为背时孤。
轩盖愁城市,风烟落道途。
它年游万里,不必念归吴。
()

冻雨涨中庭,微风沦止水。泛泛藕花飘,眇眇仙茅靡。

()
大滩嶅嶅,小滩嘈嘈。
石芒荦荦容刀,崩洪斗落与石鏖。
风声悲壮波声豪,势如万马之奔、群熊之嗥。
并船欲上牵縴牢,浪头卷过船头刘。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