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庙下立徘徊。宋代。魏野。七人庙下立徘徊,相顾闲心几欲摧。落日堪伤四散去,再来难得一齐来。
诗词:《和薛察院同龙门知县刘大著洎数公禹庙留题》
朝代:宋代
作者:魏野
七人庙下立徘徊,
相顾闲心几欲摧。
落日堪伤四散去,
再来难得一齐来。
中文译文:
在龙门知县刘大著洎数公禹庙,与薛察院一同游览,留下题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魏野和其他七人在公禹庙前徘徊的情景。他们相互看望,心情闲散,却又感到心中的情感几乎要消磨殆尽。夕阳西下,让人感到伤感,他们分散离去,再次聚首却难得一齐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思考。七人在公禹庙下徘徊,暗示了他们感到迷茫和犹豫,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他们相互看望,似乎心事重重,情感几乎要消磨殆尽。夕阳西下的景象让人感到伤感,也意味着时光流逝,友情和欢聚不再持久。最后两句表达了再次聚首的困难,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稀有。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魏野。(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