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命移应地不知

出自宋代魏野的《长安春日书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mìng yí yīng dì bù zh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长安春色自依依,大命移应地不知
蔓草已迷双凤阙,千花犹照九龙池。
岂无东合开今日,尚有南山似旧时。
一月悠悠游不足,青门欲出步迟迟。
()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蔓草:(名)爬蔓的草。
凤阙尚有不足:(动)不值得:~挂齿|~为怪。②(形)不充足;不够:~之处|先天~。

《长安春日书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安的春天自然而然地来临,似乎世间万物都不知道大命的更迭。蔓草已经长得茂盛,遮蔽了皇宫双凤阙的壮丽景色,而九龙池上的千花依然绽放光彩。东合之地是否已经开放迎接今天的到来,而南山是否依然保留着旧时的景象。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悠长,漫游不足以尽览长安之美,因此青门出去的步伐也显得有些迟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长安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长安春色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诗人用“自依依”形容春天的到来,意味着自然界的规律和春天的必然性,与人们对大命的追求相比,春天的到来似乎更加自然而无所谓。

其次,诗中描绘了长安城内的景色。蔓草已经茂盛到遮蔽了皇宫双凤阙的壮丽景色,这反映了春天的繁茂和生机勃勃。九龙池上的千花依然绽放光彩,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美好感觉。

然而,诗人也思考了长安城的变迁和历史的更迭。诗中提到了东合之地是否已经开放迎接今天的到来,以及南山是否依然保留着旧时的景象。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长安城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的心情和对时间的感慨。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悠长,漫游长安仍然无法尽览其美景,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对长安城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以长安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景色和历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春天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魏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