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飰厌鱼羹。宋代。苏辙。晨兴孤舟上,盥濯夜气清。整巾未皇坐,双橹轧已鸣。日出江雾散,江上山従横。区区茅舍翁,晓出露气腥。收筒得大鲤,爱惜不忍烹。持之易斗粟,朝飰厌鱼羹。萧萧远风起,泛泛野雁惊。忽过百余里,山水互变更。逢舟问所如,彼此不知名。超超江湖间,殊胜地上行。旦游市井喧,莫宿无人声。江上诚足乐,无怪陶朱生。
《江上早起》是苏辙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晨兴孤舟上,洗涤夜空清。
整理衣冠未就座,双橹已经响。
太阳升起江雾消散,江水旁山连绵。
我住简陋茅舍的老翁,早晨起床露气腥。
捕到一条大鲤鱼,心生怜爱不忍烹。
拿着它换得一袋粟米,早餐嫌弃鱼羹。
凉风吹拂,野雁惊起飞翔。
忽然穿越百余里,山水景色不断变更。
遇到别的船只询问彼此去向,陌生的相遇。
越过江湖的边界,进入了陌生而美丽的地方。
早晨游览市井的喧闹,没有人声的宿舍。
在江上真是够快乐,难怪陶渊明这样生活。
诗意:
《江上早起》描绘了一位早晨起床后乘坐孤舟在江上的景象。诗人苏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江上的景色和他的日常生活。他清洗夜晚的沉闷,整理好衣冠,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江上,他捕到一条大鲤鱼,但出于怜爱之情,不忍心将其烹煮,而是用它换取了一袋粟米作为早餐。他与野雁一起飞翔,穿越山水之间,感受到了陌生而美丽的景色。在早晨游览市井的喧闹中,他享受到了宁静和快乐。
赏析:
《江上早起》以简练、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清晨一天的开始。诗人苏辙通过描写清晨的江上景色、自然和日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够欣赏到江水、山峦和鸟雁的美丽,体验到宁静与欢乐。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老翁,他以平凡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敏感,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心态。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清晨江上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观念,也是苏辙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