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阳似欲作飞霰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张刍谏议宴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ú yáng shì yù zuò fēi sǎ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淮阳卧阁生清风,梁园坐啸囹圄空。
不知何术解髋髀,但觉羁客忘樊笼。
樽罍洒落谈笑地,尘埃脱去文书藂。
清心渐欲无一事,少年空记挥千锺。
近传移镇股肱郡,复恐入觐明光宫。
人生聚散不可料,一杯相属时方冬。
浮阳似欲作飞霰,想见观阙琼花中。
孝王会集犹可继,莫嫌作赋无枚翁。
()
清风:1.清凉的风。2.清新高洁的风格、品格。
囹圄:监狱。同“囹圉”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韩非子·三守》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羁客樊笼:(名)鸟笼,比喻受限制、不自由的境地:挣脱枷锁,逃出~。
樽罍洒落:1.分散地落下:一串串汗珠~在地上。2.潇洒;洒脱:谈笑~。风姿~。
谈笑:谈笑tánxiào说笑;又说又笑。
尘埃:(名)尘土。
脱去:逃走;摆脱。脱掉。
文书:(名)①指公文、书信、契约等。②机关或部队中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清心:(形)形容心情恬静,没有杂念:~寡欲。②(动)中医指去除心火:~明目。
一事:1.一件事。2.服役一次。3.方言。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次韵张刍谏议宴集》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淮阳卧阁生清风,
梁园坐啸囹圄空。
不知何术解髋髀,
但觉羁客忘樊笼。

译文:
淮阳卧在阁楼中,吹来清风,
梁园里坐着吟咏,监狱却是空荡荡的。
不知道是何种方法解开腿脚的束缚,
只觉得作为囚徒的客人忘却了牢笼的存在。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在张刍谏议宴集上的次韵作品。诗人以自己的身份为羁客,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桎梏的厌倦。他在淮阳的阁楼上感受到清风的吹拂,坐在梁园中高声吟唱,宛如忘却了监狱的牢笼。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束缚的不满,渴望解脱自由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淮阳阁楼中的清风和梁园中的吟咏,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之情。诗人不知何种方法可以解开腿脚的束缚,但他却感觉自己作为羁客已经忘却了牢笼的存在,内心的自由逐渐超越了外部的囚禁。他洒落了酒杯,敞开了谈笑之地,脱去了尘埃,摆脱了文书的束缚。他的内心渐渐地清净起来,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然而,诗人仍然记得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挥舞千钟的场景。他近来传闻自己将被调往镇股肱郡,但他又担心自己会被召见到明光宫。他明白人生的聚散无法预料,只有当他与友人共享一杯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和欢乐。最后,诗人想象浮阳似乎要变成飞雪,希望能够看到观阙上的琼花盛开。他认为只有孝王会集的场合才能继续这样的美好时光,他不愿意因为没有如枚翁那样的才华而被人嫌弃。

整首诗通过对自由和束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他渴望摆脱外界的桎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清风、樊笼、羁客、文书等,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寻。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