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与坐中人

出自宋代苏辙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七涵虚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yǔ zuò zhōng r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虚亭面疏篁,窈窕众景聚。
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
()
亭面疏篁窈窕:(书)(形)①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淑女。②(宫室、山水)幽深。
众景中人:1.中等资质的人。2.中等收入的人家。3.亲信贵宠的人。4.宦官。5.宫女。6.买卖仲介或居中调停的人。7.容貌中等的人。
来处

诗词《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七涵虚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这首诗以虚亭为主题,通过描绘虚亭的景色和与其中的人相互交流的情景,展现了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虚亭面疏篁,
窈窕众景聚。
更与坐中人,
行寻望来处。

诗意:
这座虚亭矗立在稀疏的竹林中,
婉约的景色汇聚于幽深之中。
与坐在亭中的人一同,
步行寻找远方的美景所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虚亭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和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的思考。诗中的虚亭被描述为矗立在稀疏的竹林中,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使得亭内的景色更加婉约、秀美。亭子中的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欣赏着四周的美景,通过共享这一美好时刻,彼此之间建立了情感的纽带。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将虚亭作为主题,通过景色的描绘和与其中人的互动,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领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辙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诗歌形式的驾驭能力,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考的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