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官仍困

出自宋代苏辙的《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suì guān réng kù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理,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
乡党:乡党xiāngdǎng家乡,乡里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及乡党。——《幻中真》还付乡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登科:(动)登第。
缙绅:(名)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也作搢绅。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世世:累世;代代。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是苏辙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晚年担任官职仍然困顿,
终身感到羞耻难以开口。
像廉明的汉代官吏那样,
像仁爱的郑国孙那样。
在赤县朝廷被称为理想,
在衡山德行被共同尊重。
远方的人们应当停止市井的喧嚣,
到处都有你所留下的恩德。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已故的友人,名叫伯郎中,是一位曾担任提刑官的官员。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伯郎中的怀念之情和对他为官清廉、仁爱的品德的赞美。苏辙在诗中借用了历史典故,将伯郎中的行为与古代廉明的汉代官吏和仁爱的郑国孙相比较,以突显他在赤县朝廷和衡山地区的崇高声望和对人民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伯郎中的品质和他对人民的影响。苏辙通过对比伯郎中和历史上的杰出官吏,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令人敬佩的行为。诗词中的“晚岁官仍困”表达了伯郎中在晚年仍然面临困境的境况,而“终身耻自言”则表明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羞耻。苏辙通过这些描写,强调了伯郎中在官场中的廉洁和他对人民的关爱。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提到了伯郎中在赤县朝廷和衡山地区的声誉和影响力。他被认为是理想的官员,同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推崇。苏辙通过这些赞美,进一步强调了伯郎中的卓越品质和他在地方政府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则表达了伯郎中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他留下的恩德遍布各地,人们应当停止喧嚣,铭记他的贡献。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已故官员伯郎中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对人民的贡献。苏辙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形象,揭示了伯郎中的美德和他在人们心中的卓越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