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唐代。李昌符。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行思》
千里岂云去,
欲归如路穷。
人间无暇日,
马上又秋风。
破月衔高岳,
流星拂晓空。
此时皆在梦,
行色独匆匆。
中文译文:
千里路难行,何必去远方,
即使想归家,路途也已尽头终了。
人间没有安宁之日,而马上又起秋风寒,
皓月当空撕裂大岳山,
流星在天明的时候划过寂静苍穹。
此时此刻,一切都如梦境,
快马奔腾的行色独自匆匆。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行旅者的感叹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千里行程的艰辛和归途的困顿,表达了对行旅的无奈和迷茫。他觉得人间没有真正的安宁之日,而且即使想归家也很难办到。马上又起秋风,给行旅带来了更多的寒冷和不便。在诗人的描写下,皓月似乎拽着高山边缘,流星快速地划过天空,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梦幻和颠沛流离的感觉。最后,诗人疑惑地说,也许此时此刻一切都只是在梦境中,而行旅的速度和匆忙也只是虚幻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行旅者的内心感叹和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人在行旅中的矛盾和迷茫。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行走千里的艰辛和归途无法实现的无奈,以及人间的繁忙与不安。同时,诗人通过夜空中的皓月和流星映衬出行旅的孤寂和凄凉,给读者一种忧伤和无奈的感受。最后,诗人的疑问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让人在诗意的迷离中沉思。整首诗情绪深沉,描绘细腻,给人以思考和反思。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琐言)昌符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李昌符。[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若梦,(唐诗纪事作嵓梦。此从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诗名,久不登第。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忽得一计,乃作婢仆诗五十首,中有云:“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教留住待梳头”。又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筒能瞳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或作一名)闲物要些些”。所言皆中婢仆之讳,浃旬之间,京都盛传。是年遂及第尝与郑谷酬赠。仕历尚书郎、膳部员外郎。(唐才子传作昌符作奴婢诗,御史劾以轻薄为文,多妨政务,遂谪官终身。此从北梦琐言)昌符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题秋崖小隐图。宋代。周密。万壑秋明一径斜,满川霜叶胜春花。何人结屋松风里,丁卯桥边处士家。
广陵宴次戏简幕宾。唐代。高骈。一曲狂歌酒百分,蛾眉画出月争新。将军醉罢无馀事,乱把花枝折赠人。
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唐代。顾况。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南乡子(重阳日寄怀永康彭道微使君,用坡旧韵)。宋代。黄庭坚。卧稻雨余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宋代。苏轼。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纵饮坐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天竺谢竹心陈通判见访。宋代。释行海。三十余年别剡川,一瓢分饮葛洪泉。当时玄度寻支遁,今日昌黎欠大颠。游宦石头怀往事,伤心瓜步梗来船。盖应借箸趋前列,北面风寒快著鞭。
题莲峰集后。宋代。张炜。夺得莲峰秀,英名馥迩遐。文章腾气粉,句律炼聱牙。一梗江湖客,三朝忠义家。欲评清绝处,雪月照梅花。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宋代。司马光。皇华将命得入难,专对非才辄自言。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待宣温。不惟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余论奉清樽。
送张仲实宜兴州教授。元代。方回。天未丧斯文,遁翁续思孟。戒慎恐惧传,源流独也正。□□中节情,未发为善性。人己不睹闻,了无一可侦。上璧□□朗,下譬深渊靓。尚复有形迹,两物相照映。人心统性情,本□垢可净。鬼神不能知,匣中未开镜。所以古君子,一恬□□□。学者当此时,养之惟以敬。述者于兹明,作者于兹圣。三畏孰为首,战兢保天命。武林子张子,早执文□□。□□将相家,炎绍四大姓。未应钓渭□,□□□□□。□□□□□,□见退之病。中年有省悟,坐觉浮华屏。宜兴□□□,□□闻且榜。诸生望绛帐,□以慰郊迎。朱子所著书,率□□□□。当于谨独上,有法更究竟。
红娘子。清代。朱彝尊。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湓石滩夜泊与阿字顿修书怀。明代。释函是。古木森森山鸟鸣,孤舟日暮不胜情。多时沙际三人影,到处滩头一水声。胸次欲横星汉外,须眉犹照晚霜清。风尘赖有敝袍在,地角天涯莫寄名。
采桑子 其二 甲戌正月十三夜风雨作。明代。顾璘。春城箫鼓无端闹,说近元宵。华烛高烧。偏对良辰更寂寥。斜风细雨敲窗户,又送萧条。愁病无聊。何日行歌白下桥。
送温觉斯游金陵。明代。李云龙。萋萋芳草戒晨征,吹笛津亭又送行。压酒暂留杨柳店,看花先问凤凰城。江天霁雪初回雁,水树凝春正啭莺。若次秦淮君但渡,不妨桃叶自来迎。
春游次王修监簿韵。元代。黄庚。天色新晴带薄寒,主人饮客出城关。兰亭觞咏寻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春水断桥芳草塘,晓风啼鸟落花闲。囊中诗句壶中酒,何必仙人大小还。
古兴。唐代。常建。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
同冯缙云游无为以吾独胡为在泥滓分韵赋诗得。宋代。李流谦。人言跃马妨杖藜,世士不可污丹梯。人言解牛非割鸡,岂信截玉如截泥。山林朝士弧矢睽,一物异用鹄之栖,妄生涛澜分畛畦。我自局狭谁排挤,先生大千一手提。使握鼎铉如扶犁,岂於喧寂心生翳。朝驱两轮鹿护麛,暮阅千纸发变黳。痛者手摩挛者携,蚁虻肤挠夕梦迷。馁蛟仄目初生羝,血牙未浇遭燖刲。天公付公为旱霓,作三日雨徵可稽。诘朝栈路尚涧溪,篮舆轧轧劳攀跻。束缚绣斧挥金鼙,吏奉杖屨从小奚。指点山水穷坤倪,夜谈隐具窥缃绨。旷然冥蒙彻瓮醯,转变前境尘却犀。我自叹骇失径蹊,公如大像头小低。嗟乎太仓此一稊,不从公来噬其脐。是山冠冕川东西,二大老丈光璇题。公不一语意惨凄,是以稽首拜马蹄。欣然倾倒珠玻璃,飞天宝焰照栱枅。梦中櫂唱惊凫鹥,挽衣不留恨空斋。悲愿苦切哀黔黎,早缚浑厥臣羌氐。快读大颂崖天齐,把茅归谢黄金闺。收拾伊傅从阮嵇,为公再歌归来兮。
次韵谢宫师杜公惠诗庆富公为代。宋代。韩琦。彦国贤推不世奇,两谐交政辱公诗。如袖事契诚多幸,欲并才名敢固辞。疏傅退来光汉史,周公归已静淮夷。须知病守荣非浅,日对乡枌拥郡麾。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其二。明代。虞淳熙。鹞子坞寒山鬼行,有冢累累黄蒿平。往年拾骨方家峪,携母就父同隹城。朝廷虽颁两道敕,尘车茅车空有名。幽宅一闭不复晓,梦中往往疑平生。呜呼二歌兮歌似哭,白杨瑟瑟悲风木。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唐代。朱长文。云霞咫尺压吴郊,乘兴斯须棹小舠。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
灵武台。明代。庞尚鹏。龙辇偏惊蜀道难,谁将一剑定长安。渔阳鼙鼓通秦塞,灵武旌旗拥汉官。百战风高争跃马,六飞尘静见回銮。独怜恢复功成后,河朔云深草木寒。
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题其上。宋代。晁补之。胸中正可吞云梦,盏里何妨对圣贤。有意清秋入衡霍,为君无尽写江天。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一。唐代。羊士谔。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玉殿中参罢,云軿上汉遥。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
清流关谒关将军祠。清代。毛奇龄。夫子汾川秀,风流世所师。关山萦峻岭,镫火照神祠。集木鸦飞后,垂堂虎卧时。同为亡命客,下马一相思。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三 清流关。明代。顾璘。颇笑古函谷,晓出鸡鸣客。四海今一家,岩关石门坼。
雪。金朝。周昂。小雪暮能繁,愁云久更昏。细灯寒出户,欹树老当轩。竹叶旧时酿,梅花何处村。赋诗空入夜,愁绝与谁论。
马上口占呈记注李才元学士。宋代。强至。一时闻望绝朝裾,几岁文章动直庐。凤尾新批天子诏,螭头看载史臣书。故关即路严霜后,晓殿初班瑞雪初。蜀道归时须六印,不应驷马擅相如。
题适安清湖寓居。宋代。陈起。薰风轩槛晓晴开,郁郁桐阴手自栽。二水合流当户过,一山分影入楼来。琴逢良夜时挥刑,诗欲名家巧翦裁。可羡一廛安所适,纷纷车马汩黄埃。
一剪梅 戏简西峃宿杏花楼。明代。杨慎。宋玉墙头杏子花。香也堪夸。艳也堪夸。东风鸟外一枝斜。问是谁家。江上人家。肯信流年鬓有华。诗咏红霞。酒泛流霞。低声昵语似雏鸦。人在天涯。忘却天涯。
游石佛寺五首 其二。明代。林光。乌马穿松得得来,白云封寺径封苔。閒官莫道无閒趣,也傍泉声弄酒杯。
杏花天(无题)。宋代。辛弃疾。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赠赵伯鱼。宋代。韩驹。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家子英觞菊招饮偕慰三作。清代。张洵佳。独从冷地现繁华,百卉飘零菊有花。惭对扶疏三径种,归来陶令尚无家。
京口道中即事。明代。李因。云暗篷窗昼启迟,绿阴新覆树枝枝。明珠买得浔阳女,一曲琵琶古别离。
雨霖铃 辛卯九月十九夜雨。清代。王闿运。秋霖曾赋。自中年后,渐减愁趣。连宵到晓何事,向孤镫外,敲窗摇树。料是无眠惯听,更凄切蛩语。蓦记起、飘箔红楼,点点声声断肠处。残花落尽泥沾絮。总教天、漏尽何须补。闲情已自难耐,争得管、酒帘花橹。睡也休休,侵晓冲门、一段寒雾。只怕到、丝鬓重青,早又潇潇暮。
醉贤图。元代。王冕。浩饮浪吟何慷慨,衣冠尚在晋风流。七贤林下固不异,六逸溪头良可谋。既是甘为避世士,不妨且作醉乡侯。幕天席地无留滞,笑杀三闾空白头。
又和汪南隽月夜与余仲栗话旧。明代。钟芳。追陪昔忆云霄上,邂逅今怜瘴霭中。适意江山随处有,异乡风味此霄同。时情局变除方觉,诗思澜翻醉亦工。久雨炎威销太半,征帆又逐五更风。
半山亭。宋代。陈肃。蹑屐上高山,亭在半山侧。猿鸟戏层台,烟霞含秀色。复知名利心,到此堪俱息。
化成岩。宋代。陆经。交臂寻幽岁已残,瘦藤枯石重跻攀。忽逢晴洞龙开室,冷瞰寒溪玉绕山。猿鸟窥人知旧识,藤萝引迳入无间。游车自向红尘去,日暮老僧催闭关。
观出军十首 其三。明代。王立道。诏出选元戎,人推卫霍雄。天兵六郡卒,汉马五花骢。气盖燕山石,歌酣易水风。匈奴行徙牧,不敢向云中。
踏莎行。金朝。王哲。莫骋儿群,休夸女队。与公便是为身害。脂膏刮削苦他人,只还儿女从前债。悦目亭堂,衷心念爱。直饶铁打坚牢煞。多多罪业自家耽,一朝合眼如何戴。
襄阳咏史 其四十六 金沙泉。金朝。李俊民。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青牛行赠兴济孙封君。明代。邵经邦。南极老人君莫攀,东皇木公畴与班。谁人貌得果下叟,青瞳白发酡朱颜。鸿胪大人思邈裔,庞基先白孙敖世。金殿连姻钟鼎家,玉房通藉椒兰第。凤毛麟角斗芳菲,琼枝玉树相交辉。燕山灵椿窦氏老,函谷青牛柱下归。五千道德闲胸臆,七十寻常皆自得。长生久视固有常,善言知足无瑕贼。豪华岂足为翁多,盖公清净师参何。皇之无他玄与默,会见千世万世人颂青牛歌。
司马厅独宿。唐代。白居易。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门有万里客。两汉。曹植。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又池阳咏雪次东坡诗韵二首 其二。明代。李寄。寒林白尽晚归鸦,路有饥寒尚役车。可惜细非荞麦面,更怜朵似木棉花。有秋定自占来岁,公道何曾隔一家。檐下穷黎思曝背,愿为千丈拨云叉。
观蚁二首。宋代。杨万里。一骑初来只又双,全军突出阵成行。策勋急报千丈长,渡水还争一苇杭。
龙游宫沼凤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绵蕝草仪三日具,大亨飨帝五云交。
执舆已信神为马,和鼎宁容祝代庖。八月凉风张乐地,颂声洋溢播云巢。
王仪伯参政见和郊字韵诗复用韵叙谢二首 其一。宋代。虞集。龙游宫沼凤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绵蕝草仪三日具,大亨飨帝五云交。执舆已信神为马,和鼎宁容祝代庖。八月凉风张乐地,颂声洋溢播云巢。
九日同太宰严公城西汎舟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兰桡东荡曙烟开,菊斝西冲落照回。夹岸山岚飘几席,绕城波色动楼台。都人节序遗风旧,词客秋吟发兴哀。偃仰皇州多胜槩,挥毫何以继仙才。
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四。宋代。张镃。天然风景异人为,门外南湖不姓西。指日芙蓉盛行发,何须出郭看苏堤。
题元晖山水。元代。吴克恭。江上江云漠漠寒,有时带雨过层峦。只愁海岳庵前路,水没黄沙鸭觜滩。
公暇偶作。宋代。张咏。世情多与道相违,偶忽公閒便息机。贪竞已从心下绝,爱憎还觉眼中稀。时文炼漉教归正,圣易参研尽入微。本要资身兼报国,安知四十九年非。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四。宋代。周紫芝。昔年嗜酒人,常恐不到口。卧瓮宁免贼,窥窦真若狗。幸兹身无事,家复有名酒。竹亦不待寻,清阴到窗牖。长啸风满襟,相劝杯在手。不知平生欢,重复有兹否。
圣集夸说少年俊游,用韵记其语戏之。宋代。范成大。京尘红软扑雕鞍,年少王孙酒量宽。倚袖竹风怜翠簿,捧杯花露怯金寒。黄云城上栖乌曲,绿水桥边斗鸭栏。别後相思惟故物,壁煤侵损扇中鸾。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唐代。岑参。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游山拙句奉呈圭老并简诸公。宋代。李纲。嘉客同游海上宫,高僧问道得从容。乍惊暑退灵源洞,最爱庭开大顶峰。杰阁初成切星斗,飞云时到绕杉松。我来未尽登临兴,更待秋高灏气浓。
荆山刘成道语别。宋代。释居简。帆归自浙西,又是海棠时。多垒为谁耻,六奇何处施。酒壶东向月,心事北征诗。长啸万松影,傍观万户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