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沙上鸥。宋代。苏辙。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过溪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溪水浅浅又通向桥,
过客仍然感到懒。
幸有沙滩上的鸥,
常伴我独自游玩。
诗意:
这首诗以苏辙游览洋州园亭时的一幕为题材,描述了他经过溪亭的情景。溪水虽然浅浅的,但仍然通向桥,意味着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普通,也蕴含着深意。过客经过这里,常常感到懒散,不愿离开。然而,苏辙发现在沙滩上有一群鸥鸟,它们成为他在独自游玩时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场景,展现了苏辙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愉悦。通过溪水、过客和鸥鸟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的瞬间的体验和感悟。溪水虽然浅,但它仍然流淌着,通向桥,暗喻着生活的延续和发展。过客因为这里的美景而感到懒散,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而沙滩上的鸥鸟则象征着自由和孤独,它们与苏辙共同享受这片美景,也使他不再感到孤单。
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一瞬即逝的美好时刻的珍视和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联系的领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诗人传达了对自然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深刻感受,引发读者对平凡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瞬间的思考和赞美。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