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来种堂下。宋代。苏辙。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芦根爱溪水,余润长鲜绿。强移性不遂,灌水恼僮仆。晡日下西山,汲者汗盈掬。
《赋园中所有十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芦苇生长在井栏上的景象,以及移植芦苇至庭园中的过程。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
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
芦根爱溪水,余润长鲜绿。
强移性不遂,灌水恼僮仆。
晡日下西山,汲者汗盈掬。
中文译文:
芦苇在井栏上生长,茎秆高大如竹。
将其移植至庭园下,却显得短小狭窄。
芦苇茎青未解,枯叶已可收束。
芦根喜欢溪水,余溢滋养长出鲜绿。
强行移植却不顺利,灌溉水激怒仆役。
夕阳下西山,汲水者汗水盈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独特的写景手法,描绘了芦苇生长的过程和移植到庭园中的情景。诗人首先描述了芦苇在井栏上生长的壮观景象,将其比喻为高大的竹子,形容了其雄伟的姿态。接着,诗人描述了将芦苇移植到庭园下的过程,但由于空间的限制,芦苇显得短小狭窄,让人感到有些局促。诗中通过“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一句,展示了芦苇的生命力旺盛,茎秆青翠而健壮,但叶子却已经枯黄凋零,可供束缚收拾。这种对比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诗中还描绘了芦苇对溪水的依赖和喜爱,芦根借助溪水的滋养,使其长出新的绿叶。然而,诗中提到诗人强行移植芦苇到庭园中的行为并不成功,灌溉水反而激怒了庭园的仆役,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不可逆转的破坏。
最后两句描述了晚霞下西山的场景,描绘了汲水者在艰苦劳作中汗水满盈的情景。这与前文中芦苇的移植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人类劳动的辛苦。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命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态和人文关怀的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