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本何求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 nán běn hé qi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衾,时劳问无有。
()
林薄忠信:忠诚信实。
禅寂:佛教语。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谓坐禅习定。
落日:(名)夕阳:~余晖。
艰难:(形)艰辛而困难:生活~。
何求相负故人:(名)①老朋友;旧日的朋友:难得风雨~来。②死去的友人:吊祭~|不少老友已成~。③(书)指前夫或前妻。
薄厚:物体的厚薄。
衣衾劳问无有

这首诗词是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远离故乡,寂寞地居住在稀疏的树林旁边,我在墙边种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回家的时间还不确定,但树荫的形成是一定会发生的。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城中有优秀的人士,忠诚和信任可与他们成为朋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相遇时交谈禅宗的寂静,共同举杯畅饮,共享落日余晖。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在困苦中,本来就不求什么,但在紧急关头却愿意互相承担。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即使故友相隔万里,情谊也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变淡或变厚。

米尽鬻衣衾,时劳问无有。
粮食用尽,只能卖掉衣物和被褥,时常劳碌却无所获。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客居他乡的心情和思考。他虽然远离家乡,但他种植杨柳,寄托了对归期的期待。他感慨于艰难困苦的生活,但也寄托了对友谊和信任的追求。诗中还出现了禅宗的元素,表达了对禅宗寂静思维和共享欢乐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人生、友谊和困苦的思考,展现了他在异地漂泊中的内心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