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垂杨照绿波。宋代。文同。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延先多。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同创作的《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满眼垂杨照绿波,
就中春意延先多。
不将歌管酬佳景,
拟奈翠漪堂上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子山一同游览西湖的景象,表达了春意盎然、美景如画的情感。
第一句"满眼垂杨照绿波",通过描绘满眼的垂柳映照在绿色的湖水上,表现了春日的景象。垂柳是春季的常见景观,它们的枝条柔软垂下,轻轻摇曳在湖面上,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接着的"就中春意延先多",表达了春意的浓厚。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这美景环绕的地方,春天的氛围依然更胜一筹,春意盎然,春意在先。
第三句"不将歌管酬佳景",表明作者不打算用歌声和乐器来回应这美好的景色。这句话可能暗示着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他不愿意用人造的声音来干扰这原本宁静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拟奈翠漪堂上何",略带无奈。翠漪堂是西湖上的一处名胜,因为湖水绿波荡漾而得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翠漪堂景色的赞美,但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美景的壮丽和绝色之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垂柳映照绿波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湖光山色的美丽。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宁静环境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景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表达之困的无奈之感。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