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觅取僧为伴

出自宋代苏辙的《和毛君州宅八咏 山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xū mì qǔ sēng wèi b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岸帻携筇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劚草莱。
()
蒲团:(名)用蒲草做成的圆形坐垫,多为僧道打坐用。
香台:烧香之台。佛殿的别称。
直须:应当;应。竟至于;还要。

《和毛君州宅八咏 山房》是苏辙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天夜晚我戴着斗笠来到毛君州的山房,
带着竹竿和篾条,我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夜晚。
我席地而坐,用蒲团作座椅,纸帐布置得精致,
香炉散发出竹子的香气,这是我独立而宁静的地方。

我需要找到一位僧人作为伴侣,
一同分享这份宁静和寂静。
我还计划开办一座小庵,清除周围的荒草和杂草,
为自己打造一个更加幽静的居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夜晚来到毛君州的山房中度过的宁静时光。他以自然和素朴的形象来表现自己追求宁静、远离喧嚣的心愿。诗中暗示了他渴望寻找一位僧人作为伴侣,共同分享这片宁静和寂静。此外,他还表达了自己开办一座小庵、追求更加幽静居所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传达了苏辙对宁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他在山房中度过的夜晚,诗人创造了一种恬静而深沉的氛围。蒲团、纸帐、竹香台等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山房中的静谧与宁逸。

诗中的"僧为伴"表明苏辙渴望与一位僧人共度时光,寻找一位与他有相同追求的伴侣。这种愿望不仅是对友谊和默契的向往,更是对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渴望。

另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开办一座小庵的愿望,这体现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追求。他希望通过开庵劚草莱来清除周围的荒草和杂草,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幽静的居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整首诗透露出苏辙对禅修生活和自然的倾慕之情,以及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通过描绘山房的景象和对僧人、开庵的向往,诗人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给人以思考和静心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