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水边楼

出自宋代寇准的《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zài shuǐ biān ló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
浩然:(书)(形)①形容广阔,盛大:洪波~。②形容正大刚直:~之气。
蝉鸣:chánmíngㄔㄢˊㄏㄨㄟˋ蝉嘒(蝉嘒)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搜句旅游:(动)旅行游览。[近]旅行|游览。
永夜不寐:不寐,汉语词汇。拼音:bù mèi 释义:1、不睡觉。2、睡不著。
孤舟

《秦中感怀寄江外知己》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寇准对于身处秦地思念江外知己的情感。他忧心忡忡地想着与知己分隔江海的情况,而岁月已进入深秋。在关外的树上,蝉鸣声响彻着,而作者却身在水边的楼阁之中。他白发苍苍,仍然在寻找合适的词句,对于旅游仍然保持着崇尚的态度。他遥望着远方,感觉仿佛是永夜般漫长,无法入眠,只能寂寞地面对孤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知己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心境,诗中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蝉鸣声与人的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白发搜句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旅游和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以孤舟和永夜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长久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这首诗词在表达了作者个人感受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离别与思念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