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辩壮悬河口,唾落纷纷珠百斗。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
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明光侯印悬天上,下有死夫缘重赏。
书生懦志安足惊,饥死索米长安城。
献君赐帛等优笑,覆酱未知传纸荣。
泮宫先生诚国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杂吟未减听匏竹,能使穷愁发孤喜。
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十指劳君千万弹。
平生不遇感知己,过此身外谁能攀。
它年常侍幸见访,不因豆落悲南山。
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宋代。晁补之。诸公辩壮悬河口,唾落纷纷珠百斗。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明光侯印悬天上,下有死夫缘重赏。书生懦志安足惊,饥死索米长安城。献君赐帛等优笑,覆酱未知传纸荣。泮宫先生诚国士,可是同年予二子。杂吟未减听匏竹,能使穷愁发孤喜。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十指劳君千万弹。平生不遇感知己,过此身外谁能攀。它年常侍幸见访,不因豆落悲南山。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