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十月玉溪村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qíng shí yuè yù xī cū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
早客迷魂:迷惑的灵魂。指魂无所归依。形容令人极度陶醉或迷惑。
不到:1.不足,少于。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3.不周到。4.不料。5.不至于,不会。6.不至、不及。
竹篱:用竹编的篱笆。
落身曲蘖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晴十月玉溪村,
In the clear frost of October, in the village of Yuxi,
见梅开早客迷魂。
I see the early blooming plum, captivating the visitors.
山阿若有人含睇,
If there were someone in the mountains, secretly watching,
跂望不到霜烟昏。
They would gaze but fail to see through the misty haze.

东西野寺通两径,
To the east and west, two paths lead to the wild temple,
上下竹篱开一园。
Above and below, bamboo fences enclose a garden.
落身曲蘖盆盎里,
I sit down, my body bending like a curved twig,
晨坐对花无酒温。
Morning sits facing the flowers, without the warmth of wine.

归来山月照玉蕊,
Returning home, the mountain moon shines on the jade stamens,
一杯径卧东方暾。
With a cup in hand, I lie down along the eastern horizon.
罗浮幽梦入仙窟,
In the Luofu Mountain's secluded dreams, I enter the immortal cave,
有屦亦满先生门。
Even my straw sandals fill the doorway of the esteemed gentleman.

欣然得句荔支浦,
Joyfully, I capture the essence of Li Zhipu's words,
妙绝不似人间言。
Sublime and incomparable, unlike ordinary speech.
诗成莫叹形对影,
When the poem is complete, do not lament its reflection,
尚可邀月成三樽。
Still, we can invite the moon to fill three cup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在十月的玉溪村观赏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诗中的描写语言简练、意境唯美,通过描绘山中的梅花、竹篱、山月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首先,诗人描述了十月的清晨,霜晴的景象,梅花开放早,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形容梅花的美丽迷人。

接着,诗人以想象的手法,暗示山中或许有人在默默地观看,但由于云雾的遮掩,无法真正看清梅花的美景,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然后,诗人写道在东西两侧的野寺里,有两条小径相通,上下是竹篱围成的一座花园。这里是作者坐下来欣赏梅花的地方,但是他却没有酒来温暖身心,强调了一种清静、淡泊的心境。

随后,诗人回到家中,山月照耀着梅花的花蕊,他手持酒杯躺在地上,与月亮为伴。罗浮山是道教的圣地,诗人用“罗浮幽梦”形容自己进入了仙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诗人欣喜地得到了一句诗句,作者称之为“荔支浦”。这句诗句妙绝非凡,超越了凡俗之言。诗人在结束之际,提醒读者不要局限于文字的形式,更加注重诗意的把握。尽管诗已完成,但仍可以邀请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来共享三杯美酒,进一步增添诗意的浪漫情调。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以及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霜晴、山月、竹篱等,以及比喻、拟人等手法,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通过与梅花的对话和与山月的交流,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表达了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越凡俗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静谧美好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诗意的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