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似连环难绝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调笑/调笑令》,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èn shì lián huán nán jué,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寸结。
肝肠切。
织锦机边音韵咽。
玉琴尘暗薰炉歇。
望尽床头秋月。
刀裁锦断诗可灭。
恨似连环难绝
()
肝肠,织锦机,薰炉,床头,秋月,连环,难绝

《调笑令》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寸结。肝肠切。
纺织机旁音韵咽。
玉琴尘暗薰炉歇。
望尽床头秋月。
刀切锦缎,诗可破灭。
恨情像连环,难以解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情感的困扰和痛苦,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迷茫和无奈之情。诗中的意象通过对纺织、音乐和夜晚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纷乱和心境的沉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爱情的困境。诗的开头,以"寸结。肝肠切。"形容作者内心的纷乱和痛苦,暗示了他对爱情的执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接着,通过描写纺织机旁的音韵咽、玉琴尘暗和薰炉的停歇,创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苦楚。诗中的"望尽床头秋月"一句,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无尽期待和追求。最后两句"刀切锦缎,诗可破灭。恨情像连环,难以解脱。"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绝望和无奈,刀裁锦断象征爱情的破灭,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同时,"恨情像连环,难以解脱"则表达了作者对纠缠不清的感情的无奈和无法自拔。整首诗以简洁的表达方式,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无奈,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