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教襟抱落闲愁。宋代。邵雍。当年志意欲横秋,今日思之重可羞。事到强图皆屑屑,道非真得尽悠悠。静中照物情难隐,老后看书味转优。谈尘从容对宾客,荐章重叠误公侯。已蒙贤杰开青眼,不顾妻孥怨白头。谷口郑真焉敢望,寿陵馀子若为谋。鼎间龙虎忘看守,棋上山河废讲求。一枕晴窗睡初觉,数声幽鸟语方休。林泉好处将诗买,风月佳时用酒酬。三百六旬如去箭,肯教襟抱落闲愁。
《岁暮自贻》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当年志意欲横秋,
如今回想实在羞。
事到如今所图之事都无所成,只是虚度光阴;
追求的道路并非真实,只能在空虚中度过。
静谧之中,反而照射出内心情感,难以隐藏;
年老之后,读书的乐趣转为更加优雅。
面对宾客时,谈论世事从容不迫,
推荐文章也是错误繁多,误判了人的价值。
虽然已经得到贤才的赏识,但却不顾妻儿的怨恨而忽略了家庭情感;
谷口郑真是无法期待的,寿陵的余子若想谋求什么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连守卫鼎釜之间的龙虎也被忘记了,
连讲究策略布局的棋局也被废弃了。
一觉醒来,听到几声幽鸟的鸣叫,便不再继续;
林泉美景只能用金钱购买,风月佳时只能用酒来回报。
时间如箭般流逝,三百六旬转瞬即逝,我怎能让忧愁侵袭我的胸怀。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惋惜,对人生的虚度感到羞愧。他反思自己的追求,并对于自己的境况感到惋惜。诗中描绘了一个悠闲而寂寞的晚年景象,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生的疑问交织在其中。他思考着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对道德和真理的追求感到困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过去的选择和错误。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行为和选择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词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忧伤的情绪,展现了邵雍对人生道路和境遇的理解和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