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赏花者。宋代。邵雍。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室吟》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
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
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
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室内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邀请朋友共享美酒、赏花和赏月的愿望。诗中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室内的景象。作者通过描绘一室可容身的环境,意味着这是一个安逸的居所,四季如春,气候温暖宜人。在这个室内,美酒常备不缺,佳宾也从未中断。这里的人们可以在洞里赏花,也可以在天边观赏月亮。这里的景致和氛围都非常宜人。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期待。作者期待与他人相逢时能够有话可说,而自己却因为过于墨守成规而被人嘲笑。这里的"笑我太因循"意味着作者意识到自己过于拘泥于传统礼节和习俗,不够开放和随意。这可以被理解为作者对自身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是对读者提出的一种思考,呼唤人们能够更加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自在、享受生活的心愿,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